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知秀网小编带来的东汉蝗灾。
东汉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灾害发生较为频繁,而蝗灾则是这一时期发生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对东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东汉统治者对蝗灾十分重视。
01东汉蝗灾
1.东汉蝗灾分布
东汉王朝共196年里,共发生蝗灾38次,史书中明确记录发生地的共17次,未明确记录发生地的共有19次。东汉蝗灾灾区四至为,由东往西为青州到陇西,即今山东半岛中部到甘肃;由北往南为安定到豫州,即今宁夏中部一带到淮河流域。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海河流域以及淮河流域为蝗灾频发区,即黄淮海平原。
2.蝗灾发生的原因
东汉蝗灾发生较为频繁,主要集中于较为干燥的北方,尤其集中在黄淮海平原地区。蝗灾年内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且夏季发生次数最多。需要注意的是,黄淮海平原蝗灾频发不止发生在东汉,历史上各时期,黄淮海平原都属于蝗灾频发区。
为何东汉时期频繁发生蝗灾?而蝗灾为何又主要集于在黄淮海平原地区?
东汉蝗灾发生较为频繁,这与东汉时期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蝗虫生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需要较高的温度,东汉时期,气候仍然较为温暖是蝗灾频繁发生的重要前提。
王子今通过东汉时期农作物种植时间较西汉推迟,以及东汉时霜雪灾害发生次数的增多等论证东汉时气候开始转寒。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东汉时期蝗灾多发生在夏、秋两季且集中在夏季,而冬、春两季蝗灾发生的情况很少。此外,蝗灾的发生同时与水、旱灾害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蝗灾因何主要集中于黄淮海平原,主要由于黄淮海平原的地形利于蝗虫的生长与迁飞。蝗虫具有迁飞的习性,黄淮海平原主要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少山地阻挡,有利于蝗虫迁飞,使得蝗灾发生的区域进一步扩大。
同时,黄淮海平原,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达的地区,种植的作物以小麦为主,河滩又适合芦苇等植物生长,而这些植物又都是蝗虫喜爱的植物,这些也为蝗虫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除此之外,黄淮海平原冬、春降水少,夏、秋两季降水量大但是蒸发快的特点,也导致了蝗虫可以完成生长与繁殖,使得蝗虫在夏、秋两季爆发。
综上所述,东汉蝗灾尤其是东汉黄淮海平原蝗灾频发主要受到当时气候、地形、水文及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当然蝗灾的形成,肯定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黄河中下游种植小麦,以及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影响。
02思想观念
东汉的蝗灾救灾思想,根据时人对蝗虫及蝗灾的认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派别,一为“灾异天谴说”,一为“自然规律说”。
1.灾异天谴说
东汉时期,灾异思想盛行,人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往往不是通过采取积极的抗灾措施,而是进行祈祷上天或者从政治上的失利寻找原因。这种观念深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由来已久,与此种思想相对应的救灾方法,称为禳灾制度。
直到西汉时期,由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东汉以经治国,章帝时召开白虎通会议,后成书《白虎通》,将灾异学说进行了总结和发挥。可谓将灾异天谴的学说发挥到了极致,上到天子下到官员百姓无不受此思想的影响。
禳灾制度主要包括文化禳灾和政治禳灾两个方面,文化禳灾主要为帝王自责、祈祷和厌胜等制度,政治禳灾主要有改元制度、因灾异免三公制、选举贤良制、大赦制度、录囚制度等。东汉时期,禳灾制度反映在国家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地方。
东汉时在蝗灾后经常通过选举贤能、整顿吏治来救灾,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蝗灾发生后,皇帝也会发罪己诏表明对灾情的关心以及对朝廷没有做好工作的反省。皇帝自责主要是为了稳定民心,从而为后续的救灾事宜做铺垫。
尽管政治禳灾和文化禳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灾害,但可以体现出皇帝对灾情、对百姓的关心,可以稳定民心,更重要的是政府在禳灾之后通过其他实际的措施减灾、抗灾,最终度过难关。尽管此种方法对蝗灾可能并无任何效果,但对于笼络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
2.自然规律说
“自然规律说”认为蝗灾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王充。王充代表作《论衡》一书,认为世界是由“气”构成的,“气”是自然存在的物质,这与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思想相对立。
在王充看来,世间万物一切都是自然的,上天也是自然的,他不会给人警示和惩罚,因此,灾异的论断也是不能成立的。
在东汉时期,在如何救治蝗灾的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蝗灾的产生是由于皇帝、官吏失德;一种认为蝗灾的产生是自然现象。因此,两种思想所对应的救灾措施也大相径庭,前者认为要以德却蝗,后者认为要通过技术上的方法、经验等治理蝗灾。
在对待这两种不同的观念上,学者往往对后者持肯定的态度。然而,查阅史料发现,尤其是在东汉朝,有关“天人感应”和以德却蝗的事例出现的频率更高,这与东汉“以经治国”的思想相匹配,与当时灾异观念的盛行密切相连关。
综上所述,尽管以德却蝗看似没有科学根据,但事实上,这些措施首先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之后,政府会通过一些列社会救助及技术措施实施救灾,最终将灾情控制甚至解决。
03社会救助和治理措施
1.蝗灾造成的影响
东汉时期灾害分布范围之广,灾害发生频率之高,灾害持续时间长,并且具有群发性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蝗灾的群发性特点,不仅仅体现在时间分布的集中性还体现在与其他自然灾害的关联性,蝗灾与旱灾、水灾等灾害都具有关联性,这样一来,灾害所造成的后果将更加严重。
再者就是,就是蝗灾的发生造成大量流民,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甚至对东汉王朝的统治造成威胁,这一点在东汉末期表现地尤为明显,如《三国志》中对献帝兴平元年的一次蝗灾记载,“夏,大蝗。是时天下大乱”,可见,蝗灾已经不只是单纯地造成饥民和农业损失,开始造成社会动乱。
东汉末年,战火频仍,地方割据,东汉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再加上蝗灾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流民遍野,农民起义军开始举起了反抗汉王朝的大旗,客观上也加速了东汉王朝的衰亡。
2.东汉蝗灾的社会救助
一是开仓放粮。当蝗灾发生之后,政府一般都会立即调查灾情,然后就是开仓放粮,这是最直接有效稳定灾情的措施。
中国自古以来为农业大国,古时更是如此,但农业生产会时常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进行粮食储备显得尤为必要。两汉时,政府在中央和地方兴建粮仓,并形成了完整的仓储制度。蝗灾后政府为灾民提供粮食,事实上在西汉时已经采取同样的措施。政府采取的措施即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可见仓储制度由来已久,也反映出古时政府对荒政建设的重视。
二是减免租税徭役。减免地租、税收是东汉时期发生蝗灾后最常见的社会救助方式。东汉乃至整个中国古代都是以农业为主,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而蝗灾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农业的收成,农业有了收成,百姓就有了生存的资本,政府有了财政收入,整个国家才能正常运转。因此,发生蝗灾时往往首先减免地租和赋税。
三是节省粮食,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蝗灾过后,一方面,粮食作物遭到破坏,且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粮食自然短缺。因此,灾后节省粮食显得尤为必要。除了节省粮食,灾后政府还会鼓励民众积极应对,恢复生产。那么,选择一些速生的植物、蔬菜等作物在灾荒时,应急也成为当时的一种救荒手段。
救急的手段毕竟只能暂时度过难关,灾情缓解之后,东汉政府会出台一些休养生息、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如实行“假民公田”,即把国家的土地、山林池沼、苑囿等租给流亡的农民耕种,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租给农民的土地,在开始的时候不收地租,国家还会给予种子和农具等支持。
四是惩办救灾不力的官员。蝗灾发生后,农作物会遭到巨大的破坏,百姓没有粮食,会造成社会动乱。因此,发生蝗灾后,需要地方官员立即上报中央,国家才能发动人力、物力及时救灾。如果隐瞒灾情或者上报不及时,都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04小结
无论是对灾害史还是环境史的研究,其最终都是关注的都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尤其在今天工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灾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