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三桂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吴三桂出生在一个将门之家。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本是商人之子,但是他本人考中武举,通过和辽东祖氏一门联姻,由此飞黄腾达,最后官至锦州总兵。可以说吴三桂的出生就注定和军事战争结缘。而正是在将门父亲和舅家祖氏的培养下,吴三桂最终在明朝成为一员大将。在这其中有三个因素影响了吴三桂。
吴三桂的个人武勇
吴三桂出生的地方是在辽东,明代的辽东包含有的范围十分广大:北至开原,南到海边的旅顺,东至鸭绿江边。这就是明代称为辽东的广大区域。这一代区域东北方向是女真人,西北方向是蒙古人,所以这一代区域充满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斗争。明代为此在辽东修建了大量的堡垒,从山海关到铁岭,每三十里就修建了一个小城池,可以说防守十分严密。
但是在长期的冲突中,明朝的辽东汉人也像女真人和蒙古人一样,他们从两三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骑马,而且到了五六岁就可以完成骑马,可以说这片土地就蕴藏着巨大的兵源。在明代末期和后金作战的一直是辽兵,也就是袁崇焕所说的“以辽土养辽人,辽人守辽土”。辽人组成的辽兵成功的阻拦了后清的攻势。吴三桂就是在这种局势中出生的辽人。
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擅长养马,所以吴三桂的小时候在父亲的培养下十分擅长骑射,在长大之后,吴三桂和父亲,兄长一起经常举行骑射行猎,这种行猎对于吴三桂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也增强了他在武艺方面的造诣。此外吴三桂的擅长使用大刀,他长期征战过程中经常使用大刀,在昆明博物馆还有吴三桂使用的大刀。
可以说吴三桂自幼年起就娴熟弓马,这使得吴三桂武艺高强,很快吴三桂就在军中崭露头角。他青年时期考中武举,20岁就做到了游击将军的,可以说武艺是吴三桂在明朝风声水起的重要因素。
受人提携的吴三桂
吴三桂在明朝的关系网络十分丰富。首先是舅父祖大寿,祖氏一族是辽东宁远卫的将官,由于明朝卫所是世袭制,所以祖氏一族在辽东十分有声望。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因为祖大寿的提拔而至总兵,吴三桂在青年时期也收到了祖大寿的提携,在祖大寿的麾下履立战功,最后也成为总兵。
此外吴三桂还受到了蓟辽总督洪承畴,辽东巡抚方一藻,总监关宁两镇御马监太监高起潜三人的提拔。方一藻的儿子方光琛和吴三桂关系十分好,由此吴三桂和方一藻的关系不错。洪承畴到达辽东之后,吴三桂投到他的门下,还和洪承畴的幕僚谢四新结交,吴三桂因此又攀上洪承畴的关系。高起潜本人是吴三桂的“义父”,而且高起潜是辽东的监军,有着为崇祯皇帝打探辽东消息的任务,这个“义父”自然会多多提拔吴三桂。
可以说吴三桂能够登坛拜将可以说是这三个人的功劳,没有他们三人的提拔,吴三桂也成不了大器。所以1638年,27岁的吴三桂很快就被提拔为宁远团练总兵。这已经是明朝的高级军官,吴三桂的好友姜新大为感慨,说吴三桂升官如此之快。其实当时和吴三桂一起被提名还有其他人,比如刘肇基,但是他的关系没有吴三桂硬,只能在第二年成为总兵。
吴三桂的明朝生涯的官场这么顺利,其中他的关系网络给他的帮助很大。如果没有洪承畴,高起潜的提携,吴三桂可能当然不可能升官这么快,这固然是明朝腐朽一面的体现,其实从另一面讲吴三桂确实是一个可以培养的人才。
明朝末年的辽东需要一员猛将
在洪承畴来到辽东的时候,其实明朝在辽东的局势很危险。当时辽东确实需要一名有过实战经验,又通晓兵法的人,最好是既能够练兵又能够上阵的武将,而吴三桂是一个很好的人选,而且吴三桂在担任宁远团练总兵的时候,也是为了明朝出生入死。
1640年,吴三桂参加了明朝和清朝在杏山附近发生遭遇战。当时清朝派遣济尔哈朗,多铎率领精锐的护军1500人前去带走投降清朝的蒙古部落,但是明朝方面得知消息后,派吴三桂,刘肇基率领总计7000余人的部队拦截,但是明军战败,损失惨重,而清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而当时清军在义州修建城池意图攻打锦州,当时的明军一将的吴三桂为此多次攻打清军。在明军的合击下,清军只好退守义州。在1641年清军意图包围锦州,在锦州的四州放置骑兵巡逻,目的是断绝锦州的粮道。当时运粮的官兵都不敢前去,反而是吴三桂趁着新年过节的时候,冒险送粮前往锦州,由于是过年,周围没有人,吴三桂成功送粮。
其实这个时候吴三桂的父亲在北京,而吴三桂有着一番报国的热血,所以他才会勇猛直前,不断建功立业。
结语
吴三桂的前半生是在明朝度过的,从他出生到34岁都是明朝的将军,而且在明朝他的官职升迁的速度极快,他从一员小将到27岁就担任总兵,可以说是火箭飞升一样的速度,主要是个人的勇武,关系网的提携,和明朝军事斗争的需要,可以说在明朝的发展是他此后投降清朝的资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