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统治的时期,国内动荡不安,各地频频发生起义事件,这与隋炀帝的一番急功近利的操作有关。他在位的时间并不算特别长,可自己确实做了太多的事情,国内大工程一个接着一个,像修运河,修东都这些工程都动用了大量的民力。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原本才结束南北乱局不久,按理说他们应该让民众好好休息一下,可没想到,隋炀帝为了自己的野心,把百姓当作牲口一样使用,这是他最终失败的主要因素。当然,以隋朝的国力,之前的这些工程还是可以承受的,可真正让它无法承受的,是隋炀帝开启的几次大规模征伐高句丽的战事。
高句丽很早就已经出现,不过它们真正强势的时期,还是在隋唐时期。高句丽此时已经占据辽东,朝鲜半岛广大的疆域,拥有几十万的军队,数百座城池。和很多在辽东出现的政权不太一样,高句丽是一个典型的农耕文明,他们还有了自己的文化,通过和中原文明不断交流,高句丽的实力也是越来越强。隋炀帝对于在东北的这个强敌并不放心,况且高句丽的野心也开始暴露出来,它们就曾经和突厥联合,试图主动进攻中原。对于隋炀帝来说,打高句丽是一个证明自己王朝实力的方法。
隋朝当时也正处在强势时期,隋炀帝第一次出兵就动员了几十万的军队,算上大量的民夫,前后用了上百万的人力。可谁都没想到,隋朝军队第一次的征战却以失败告终,军队损失惨重,大量的物资器械都丢在了高句丽,这还间接帮助高句丽又发了一笔战争财。
东征的失败让隋炀帝非常生气,他又再度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事,又一次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际上他的东征只进行了两次,第三次虽然开始集结,但还没有实施就已经结束了,他也很快就被推翻。两次的东征耗尽了隋朝的力量,也彻底葬送了隋朝的统治,按理说一个能动员百万人力的国家,怎么可能打不过高句丽呢?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前后两次,隋朝大量的军队都陷落在高句丽。
这是中原王朝很少出现的情况,隋朝的东征到底有哪些问题呢?首先,隋炀帝的作战思路就有极大的问题,其实可以参考像汉朝,唐朝的几次远征,封建王朝的国力其实远远没有我们今天想象得那么强,动员几万人作战,起码要有几十万人保障后勤物资。这就代表着有数十万的人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因此汉唐这些朝廷,远征的规模往往不是特别大,不可能像隋炀帝这样,一次次动员出几十万的人去打。
过于庞大的军队去远征,不仅仅是极大程度消耗国力,还会造成作战的混乱。因为古代没有电话这些东西,军队根本没办法正常协调统一,当一个几十万规模的军队远征分散在各地,协同作战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高句丽的地形是比较复杂的,正面沿着辽东进攻,没有足够宽敞的大路,沿着水路进攻,又无法让大军全部通过。隋炀帝最初的思路就是靠着足够的人员去平推,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迫使高句丽主动投降。
可当高句丽意识到隋军人员太多的弊端后,他们的作战就非常灵活,就是把你耗在这里,一旦隋朝军队无法速战速决,高句丽的胜算就越来越大。偏偏隋炀帝还非常喜欢干涉军队,他希望既能打赢高句丽,又能让自己非常风光,因此高句丽这边反复诈降,拖延隋朝的进攻,隋炀帝都允许了,底下的将领想要灵活作战都非常困难。
隋朝也没有能很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大军持续消耗在辽东,只会让他们更加被动。第一次东征失败,就已经决定隋军接下来的命运了,因为第一次征战已经让隋朝透支了自己的国力,国内乱象丛生,各种起义不断,隋朝已经没办法像之前一样,维持强大的动员能力了。因此,当隋炀帝吸取了第一次教训之后,他第二次还是没能成功,杨玄感的叛乱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可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毕竟他已经惹得天怒人怨了。
隋朝这么强大的动员能力,在历代的王朝里面也是比较少见的,可这才是他们最愚蠢的做法。动员如此庞大的人力,古代的王朝是根本扛不住的,像唐朝这些政权就非常聪明,动员的人数不是非常多,可即便这样,战争对于国家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它们也必须要尽早结束战争。
隋朝一边用这么庞大的人力,一边又没有一个能维持这种力量的制度机构,自然就会出问题的。高句丽能一直苟那么长时间,也是与他们的地缘环境有关,他们能依靠着东北地区复杂的山地,以及相当恶劣的气候去抵挡大量的军队。高句丽还利用这种地势,打造出了一套出色的山城防御体系,隋炀帝这种试图靠着大兵团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注定行不通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