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历史纪事 苻坚因淝水之战被嘲讽千年,他的实力究竟如何?

苻坚因淝水之战被嘲讽千年,他的实力究竟如何?

尽管我们并不喜欢战争,战争却构成了几乎半部中国史。尽管我们畏惧战争,战争的种种故事却被传递至今。因为我们不可能抵达某些古人的真相,所以常常为他们贴上某种标签。

譬如用“淝水之战的失败者”,来概括苻坚的一生就显得有些偏颇。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 淝水之战的失败者

东晋武帝太元八年(383),一支庞大的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地挥师南下。军队来自前秦,由前秦皇帝苻坚亲自率领。这并不是前秦第一次南下,却是前秦吞并南方之野心要化为现实的关键一步。因而对于这场战争,做足了准备的苻坚可谓自信满满。

命运真会青睐苻坚吗?自然不。淝水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人多的那方才是前秦。对于这场看起来简直“不应该”的失败,历代已有太多阐述。譬如苻坚不应在统一北方后就穷兵黩武、骄傲自满;淝水之战中苻坚用人不当;苻坚低估了东晋对南方的控制;作战中苻坚在战术、战略制定上出现极大失误……

或许是这场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太经典,亦或是后人对战争的分析太鞭辟入里,总之,苻坚“不堪一击”的形象通过这场战争确立。只是很显然,“淝水之战失败者”这个标签远不足以概括这位传奇人物。

二、 成于谶言的一方枭雄

苻坚所生活的十六国时期,是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难以去想象的时代——动乱、倾轧、天灾、人祸……在这样一个时代,似乎只有违背伦理制度的狠毒才能保命。前秦便是这样在苻家人的操纵之下在北方扎稳脚跟的。

苻坚是前秦的第一任君主。他是苻坚的伯父,在称帝后将侄子封为东海公。而在苻坚的堂兄苻生继位期间,前秦民间出现这样一则谶言:“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

如果前秦此时有的是一位仁慈的君主,那么这则谶言或许只会被视作谣传。但苻生是个实打实的暴君。他的昏庸和暴虐让他的臣子主动站到了东海公苻坚身后。于是顺水推舟,苻坚先一步下手,成为了前秦的第三代君主。

成为帝王的时候,苻坚刚满二十岁。明明是弱冠的年纪,他却有着老练政客的头脑。在接下来的二十余年里,他由此做出了在一些学者眼中可以比肩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康熙帝的政绩。

首先,作为一个割据政权的领导者,苻坚不仅有统一天下的大志,更有至少统一北方的实力。他平定了前秦内部的叛乱,领导征服了匈奴,消灭了前燕、前凉、代国……分裂了近七十年的北方,由在淝水之战中输了个底朝天的苻坚完成。

其次,在行政上,苻坚完全达到了古代明君的标准。他打击豪强,选拔和重用精明能干、廉洁奉公的官员;他重视农业生产,推广更先进的种植法并兴建水利设施;他大力发展交通,却勒紧自己的“裤腰带”;他在武力征服其他民族的同时也施行安抚政策,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并促进各民族交流;他兴办学校、弘扬儒学,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

再者,苻坚身上还有一个非常“不符合”他形象的特点——信仰佛教。很难想象,这位纵横沙场的前秦君主居然还是一位忠臣的佛教徒。虽然前秦治国以传统的儒学学说为主,苻坚还是将佛教推上了高位。他曾将价值百万的袈裟赠予比丘尼智贤;月月写信恳请昆仑山高僧僧朗出山;尊名僧道安为前秦的学术顾问……在淝水之战爆发前,道安曾代表一些臣子谏阻。这足见道安和佛法在苻坚心中的地位。

三、 不完美领袖和不完美的结局

可就像南宋诗人戴复古所说的那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苻坚曾有如秦皇汉武一般的政绩,他却终究不是一位完美的君王。在他人生的不圆满中,淝水之战不过是一个质变的节点。

当苻坚拒绝他向来尊敬的道安的谏言的时候,他为帝的心态就已经完成了变化。曾经他会因地方发生旱灾而缩减自己的后宫开支。但在逐渐称霸北方后,“无敌”浸染了他的头脑,奢靡享乐开始成为他的生活基调。

在挥师南下前,前秦朝中不知道安好意相劝,但苻坚一概置若罔闻。就连他宠爱的久居深宫的张夫人都知道此时南下决战不是好计策,可苻坚还是一意孤行,将二十余年招揽到的人才晾在一旁。也正是因为做到了其他人都做不到的一统北方,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才屡次轻敌,甚至放走了将来会将北方重新洗牌的鲜卑贵族慕容垂。

所以纵观苻坚二十八年的为帝史,淝水之战其实已经是发生在“尾巴”上的事。即便没有淝水之战,在帝位上积累了数十年戾气的苻坚恐怕也会搞出“淮水之战”、“颍水之战”。这样一来,与其说苻坚是“淝水之战的失败者”,倒不如说他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后继者”,最终和前辈们一样败给了高高在上的帝位。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古代老百姓一天吃什么?可能一天都坚持不了
下一篇
莫赫悬崖在爱尔兰岛中西部边缘,哪里是悬崖的最佳观景点?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