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魏晋名士,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说到魏晋名士,大家脑海中首先出现的,应该是这么几个关键词:五石散、超脱世俗、隐居山林。那么,为什么这个时期的文化人会有这些特色呢?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些文人,从小到大学了这么多书在自己的肚子里,就真的甘心把大好年华,浪费在荒野山林之中吗?
魏晋时期,名士归隐之风越来越烈
说到隐居名士,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竹林七贤",这样几位志同道合的友人,相聚在竹林之中,吟咏唱和,就这样缔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不知道让多少后人心向往之。
待到后世,名士归隐之风愈演愈烈,这些衣食无忧的世家子弟,选择远离一切世俗喧嚣,在山野之间求得自在。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被称为"江左风流宰相"的谢安,他隐居在会稽东山,不是和好友游玩,就是悉心教导家中子弟,几次被朝廷征辟为官,都予以拒绝。
谢安不过是魏晋名士的代表,像他这样的人,那段时期,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残酷的政治斗争,让尚且保留一点风骨的文人选择了沉默和远离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名声极差,除了谋朝篡位之外,还因为他做了这样一件事——他的亲信下属当街杀死了皇帝曹髦。
有人会说,从古至今谋朝篡位的都不少,为什么单单把司马昭拎出来?因为这件事已经超越了底线。确实,在皇位争夺过程中,从来不缺少鲜血。但是像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将自己曾经效忠的皇帝杀死,不但让帝王权威不复存在,也是对已经深入人心的儒家忠君思想的一次严重挑衅和破坏。
因为得位不正,司马家实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同时疯狂迫害那些还心向曹家的名士,嵇康就是其中一例。虽然声名远播,他却因为娶曹家后人为妻,又被钟会构陷,遭到司马昭的厌恶,在40岁那年被处死。
看到嵇康的下场,这些风骨尚存的名士一方面不想与司马氏同流合污,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如果惹怒司马氏,会导致自己甚至家人的性命不保,只能选择混沌度日,或者干脆归隐山林。
同为"竹林七贤"的阮籍就是如此,他一开始根本不想出仕,但是在当权者的逼迫下,只能选择去做一些小官,面对有心之人的刺探,他总是以醉酒来逃避;司马昭曾经想与他结成儿女亲家,阮籍干脆选择连续大醉60天来逃避这门亲事。
在有些人手中,归隐成了邀名的手段
除了想要躲避政治斗争之外,归隐还成为了一种为自己谋取名声的捷径。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由中正来对各地人才进行品评定品,从而根据品级来授予相应官职。而一个人的品级如何确定呢?除了必不可少的门第之外,还需要参考当地舆论,也就是需要看此人的名声。
那么如何获得好名声呢?可以有真才实学,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是很多人才华平平,不足以脱颖而出,这个时候,归隐山林就成了一条捷径。
怀揣着这种心思的人,说是归隐,却从来不会让自己淡出公众的视线,反而通过与友人往来通信,写作书籍等方式来蓄养名望。
有一句话说得对,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君王也有这样的心态。汲汲于功名的人被世俗所鄙弃,而这种表面看起来不在乎官职之人则被称赞。况且多做多错,没有人做事可以让所有人都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无为"反而成了最好的选择,名士保持神秘,才让人对其能力无限拔高,一旦出仕,往往会将自己的底牌暴露得一干二净。
这方面殷浩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出身名门的他少时就因为识度清远而声名远播,等他长大成人后,十年隐居生活更是让众人对其评价不断升高,认为他是管仲、诸葛亮一样的人物,甚至有朝中重臣专门去拜访他,认为他的行动关系着国家的兴衰。
被人如此期待的殷浩,终于在司马昱的多次征召下出仕为官,以对抗势力日益壮大的桓温。公元352年,他更是被委以重任,带领军队出兵北伐。可惜他的能力实在有限,又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不久就中计惨败,从而让桓温找到了弹劾他的理由,被朝廷贬为庶人。
如果没有十年隐居,像殷浩这种人,绝对不会拥有盛名,司马昱也就不至于被迷惑,将军机大事托付给这样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清谈家,消耗了东晋本来就不多的国力。
无论如何,魏晋时期这种名士归隐的现象,是极为病态的。知识分子普遍对当权者失去信任,或者用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谋取官职,只会加速王朝的腐朽没落,看似风流旷达的表层之下,隐藏着足以让王朝覆灭的危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