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端午节赐礼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元春省亲,见到了同样出色、却个性不同的钗黛二人。以后有“入内省视”的机会,她想必也打听了这两个女孩子的性格特点,确定宝钗更适合做自己的弟媳妇。于是有了端午节赐礼,只有宝玉宝钗的一样、而且比别的姐妹更多的一幕。
端午节赐礼,就是暗示“金玉姻缘”。但是在这以后好几年,都没有下文,不由叫人奇怪:既然元春已经选中了宝钗,为什么不直接下谕赐婚?
元春本来出场不多,她的心思更没有直接透露。但是根据情势,也不难猜测。
首先是为了宝钗的“人才培养”。我们知道,端午节赐红麝串的时候,宝钗、宝玉众人年纪还小,距离结婚年龄还有好几年。按照古代的规矩,一定订婚,未婚夫妻就要互相回避,不能见面。岫烟与薛蝌订亲,邢夫人不是马上“本欲接出岫烟去住”吗?开通如贾母,也是在“两个孩子又不能见面”的前提之下,才挽留岫烟留居大观园的。
也不止订婚。张爱玲《沉香屑 第一炉香》里写过一对“始终没有单独地谈过话”却“心悦”已久的恋人,在提亲遭拒之后,“他们似乎还会面过一次。那绝对不能够是偶然的机缘,因为既经提过亲,双方都要避嫌疑了”。
如果元春下谕指婚,宝玉和宝钗就“双方都要避嫌疑了”,宝钗就不能再在大观园里居住。但是薛家的条件与环境,怎么能与美轮美奂的大观园相比?“居移气,养移体”,剥夺了宝钗在良好环境里的生活,怎么可以培养出高标准的弟媳妇来?
其次,如我在《元春为何选钗弃黛?省亲时她们的表现,给她提供了足够的理由》里分析,元春选中宝钗的重要条件,是她“劝谏”之德,也就是判词里说的“停机德”了。
宝钗本身很优秀,却不像探春有着“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定早走了,立一番事业”的理想。宝钗的人生价值,必须通过对别人施加影响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把宝钗孤立起来,不让她与宝玉朝夕相处,她的作用是没办法发挥的。
元春当然是希望宝钗在婚后影响宝玉,“规引入道”。但如果婚前以“姊妹”的相处,可以把宝玉引导到主流价值观的道路上来,何乐而不为呢?而要让宝钗引导宝玉,就必须给他们创造相处的空间;要创造相处的空间,就不能公开对他们婚姻的预设。
还有一个原因,虽然不说,但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元春对宝玉的疼爱。
元春与宝玉的感情像母子一样。这与王夫人的“管儿子”不同,倒更接近于贾母对宝玉的爱,那是不加条件的。
元春当然希望宝玉做振兴家业的继承人。但元春也深知,这个任务是违背宝玉本性的。只有贾府败落、别无人选的时候,她才会勉强弟弟担此重任。如果贾家兴盛持续较久,能等到后继有人(比如贾兰长大,又比如贾环可用,又比如贾琏生了出色的儿子)的时候,元春也不介意宝玉做个“富贵闲人”,“琴棋书画诗酒茶”地过一辈子。
如果做“富贵闲人”,那么宝玉的婚姻对象,就不一定是宝钗,而可以是他心爱的黛玉了。
在贾府的败落迫在眉睫之前,元春还愿意给弟弟留出选择的空间。这也是她不急着下谕指婚的原因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