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风云人物 刘备为什么托孤李严 刘备为什么不把军事交给诸葛亮

刘备为什么托孤李严 刘备为什么不把军事交给诸葛亮

你真的了解刘备托孤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汉昭烈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

临死前,刘备托孤于诸葛亮,不但交代后主刘禅对诸葛亮要“事之如父”,还说出了“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语。

看似诚恳,可刘备到底是皇帝,不会一味地相信任何臣子,他也不希望在蜀汉政权中出现一个曹操式的人物。

于是,刘备给诸葛亮找了个副手,也就是李严.

最重要的是,刘备是让李严掌控兵权,而不是诸葛亮:“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这个安排就值得说道说道。

一:刘备为何不让诸葛亮掌管军事?

首先当然是不希望诸葛亮的权力过大,大到君权不能制。

这是常规操作,并不让人意外,同时代的曹魏和东吴的皇帝们在临死前交班时,也不会只找一个辅政大臣。

其次,刘备不太看好诸葛亮的军事能力。

历史不是演义,演义中,刘备自得到诸葛亮辅佐后,大事小事都要问他,进行战争前,都要让诸葛亮先谋划一番。

但在历史上,刘备生前,除了把他从荆州调往益州时随军,从来没有让诸葛亮参与过军事指挥。

刘备有自己的识人和用人标准,他给诸葛亮的定位是内政人才。

从他一直以来使用诸葛亮的方法上也能看出来,基本上就是刘备出外征战,诸葛亮在后方搞经济,搞后勤。

再次,刘备或许担心诸葛亮不顾一切的北伐。

刘备初遇诸葛亮时的考核中,是以《隆中对》完成的,而《隆中对》的核心就是北伐复兴汉室。

这当然是刘备愿意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诸葛亮的奋斗目标,但在刘备病逝前,这个目标已经是遥不可及了。

荆州丢失,刘备本人兵败夷陵,关羽、张飞、黄忠、马超等离开人世,蜀汉积攒下来的精锐军队和财力消耗殆尽。

刘备不是傻瓜,他也能看出《隆中对》中的战略目标已经是虚幻,至少在短时间内,蜀汉无法恢复元气。

可诸葛亮是北伐的提出者和规划者,刘备不能不考虑到诸葛亮的心态。

如果诸葛亮军、政一把抓,即使不对皇权有什么不好的心思,可他要是为了执念,凭借蜀汉薄弱的实力去强碰曹魏,对蜀汉也是一种灾难。

临死前的刘备,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蜀汉生存下去,而不是盲目的北伐。

于是,刘备让诸葛亮成为辅政之首,却不让他掌军。

至于北伐和复兴汉室?刘备临死前,提都没提。

二:刘备为何让李严掌管军事?

李严其实是刘备突击提拔的,在刘备病逝的前一年,即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任命李严为尚书令。

尚书令其实也是丞相,和诸葛亮担任的丞相一职,在地位上是平齐的。

不管谁做尚书令,本身就是要和丞相诸葛亮分权和互相制衡的。

刘备选择尚书令的人选,一直是煞费苦心,担任者不仅要能力突出,能有跟丞相互相制衡的资格和实力,还不能是出身益州本土豪族。

因为,蜀汉政权在三国中,是唯一的一个由外来势力掌权的政权,一堆北方人加一堆荆州人,压着一堆不怎么服气的益州人。

所以,不能让益州人成为政权的核心领导官员,否则,他们在有权后,很容易联合起来,把外来势力赶出去。

但又要照顾到益州人的情绪,选择的核心层的官员也需要和益州关系深厚。

在李严之前,蜀汉政权中,担任这个职位的是法正和刘巴。

法正是雍州人到益州为官。刘巴是荆州人到益州为官,他们都不是益州土著,又都在益州有一定的资历。

同样,李严也是如此,他是荆州人到益州为官,在益州“复有能名”,混得也不错。

在刘备谋夺益州时,李严还是主动投降的那一批,也比较值得信任。

而且,李严最让刘备看重的就是,他的军事能力很不错。

在《三国志·李严传》中,就记载了李严被提拔为尚书令之前,有过的两次比较显眼的军事指挥战例:

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同凄音)。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

这两次战例让刘备对李严刮目相看,认定了他是一个在军事上面有相当才干的人才。

相比起诸葛亮在刘备麾下时,军事上的才干毫无显现,刘备更相信有实际战例支撑的李严能管好军事。

所以,刘备在托孤时,委任李严为副,并主掌军事。

三:诸葛亮掌政,李严掌军,刘备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

刘备在选择用李严掌军的同时,也在考虑蜀汉政权之后的路该怎么走?

北伐肯定是不行的,前面也说了,蜀汉的底子已经消耗没了,北伐毫无希望,只能慢慢的恢复元气,再考虑以后的事。

因此,刘备认为,蜀汉政权未来在军事上是以防守为主,先守住不让曹魏和东吴打进来,然后集中精力发展内政、经济,修生养息。

这从他虽然安排了李严主掌军事,却没有调他去成都,而是让他驻扎在永安上就能看出来。

蜀汉政权的最大敌人当然是东吴和曹魏,在蜀汉管辖的区域内,防备这两处敌人的最关键地方,一个防曹魏的汉中,一个就是防东吴的永安。

只要这两个地方守住了,蜀汉政权就可以关起门来安心发展。

在汉中,是由刘备提拔的,擅长军事的嫡系亲信魏延在镇守,再提拔也擅长军事的李严放到永安镇守。

这两人都是刘备从底层提拔的,忠心有保证,军事能力也经过实践考验,可以最大化保证蜀汉的国家安全。

而刘备认为不擅长军事的诸葛亮,就可以专心在成都辅佐后主刘禅搞内政,搞经济,搞外交。

四:总结

刘备辛苦一辈子,好不容易打下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江山社稷,却因为局势的变化,失去了进一步的信念。

临死前,刘备或许醒悟了。

因此,他的托孤,除了防备诸葛亮一家独大,威胁到皇权外,也在尽力为蜀汉安排后路。

对外的军事上,让李严和魏延分别在对东吴和对曹魏的最前线主防御。

内政上,委托诸葛亮辅助刘禅打理,为防止诸葛亮坚持北伐,没有给诸葛亮兵权。

对刘禅,刘备只要求他:“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

丝毫没留下让刘禅对外积极进取的交代,还特别叮嘱:“汝父德薄,勿效之。”

等于是让刘禅放弃对外开拓,更不要说搞什么北伐了。

这才是刘备最完整的托孤想法,彻彻底底的战略收缩。

只不过,诸葛亮没这么想,他对北伐的执念实在太深,或许,这是他出山后一直坚持的信念,实在不愿意放弃。

李严远离成都,也给了诸葛亮操作的机会。

最终,是诸葛亮把军权从李严那又拿了过来,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让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并悍然出兵北伐。

刘备设想的战略收缩终究被打破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为什么孩子情商为负
下一篇
所有人都反对,刘备又为何收留吕布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