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为啥反对苻坚攻打东晋?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西晋灭亡后,曾出现了一位巅峰级的宰相:前秦名相王猛。他主政期间,对内整顿吏治、改革制度、发展经济、推行儒家教育,使前秦成长为强大的中原帝国;对外东征西讨,平凉灭燕,还夺下了东晋掌控下的蜀地;在谋略方面,他更以一手“金刀计”,提前断绝了慕容氏的持续发展之路,格局之弘远、手段之老辣令人叹为观止。
王猛画像
由于这些出色的成就,王猛被后世视为宰相的楷模:
北魏著名政治家、谋略家崔浩将王猛比作管仲:“ 若王猛之治国,苻坚之管仲也”;
唐朝名相李德裕把王猛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蜀主之任孔明,苻坚之用景略......”(“景略”是王猛的字);
柏扬则认为王猛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诸葛亮:“王猛是中国成功的伟大政ZHI家之一,在他之前有诸葛亮,在他之后有王安石,诸葛亮欠缺军事上的成就,王安石欠缺坚强的支持力量,所以王猛得以独展长才......”
王猛不仅是苻坚称雄北方的实际操盘手,也为促进融合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古代,他几乎触碰到了宰相界的天花板:比肩管仲、乐毅。这曾是诸葛亮的梦想,在王猛这里却成为了现实。
不过,疾病成了阻止王猛更进一步的敌人。公元375年,他在病榻之上,给自己的“伯乐”苻坚呈上了最后的建议:不要攻打偏安东南的东晋王朝。
结合他的身份来看,这一举动颇让人寻味:以当时的实力对比以及之前的夺蜀之战来看,前秦面对东晋几乎处于碾压态势,他阻止苻坚,难道是出于私心?
不过这也许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揣测,如南宋学者张预所言:
孙子曰:‘知彼知己。’猛谏苻坚不以晋为图是也。
即王猛主张不攻打东晋,是基于对敌我情况的了解。我们先看看王猛到底跟苻坚说了些啥。
起步阶段的前秦
病榻之上的王猛,不厌其烦提醒苻坚低调
公元375年,眼见王猛日渐病重,苻坚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惜多次亲自赶往宗庙社稷为王猛祈祷,甚至并派诸多重臣前往全国各地,沿路叩拜各路河神、山神;其间王猛的病情曾稍有好转,让苻坚高兴的下令大赦天下。
如此知遇之恩,让病榻之上的王猛感激涕零,出于“报德莫如尽言”,6月,他上书汇报了自己的最后治国建议:
谨以垂没之命,窃献遗款。伏惟陛下,威烈振乎八荒,声教光乎六合,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有如拾芥。夫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是以古先哲王,知功业之不易,战战兢兢,如临深谷。伏惟陛下,追踪前圣,天下幸甚!
简练些来说:创业艰难,不要因为之前兵不血刃地灭掉燕国、夺下东晋的蜀地,就以为功业来得容易。要学习古代先贤战战兢兢的为政态度,千万不要追求尽善尽美。其实就是提醒苻坚不要被顺风顺水的发展态势冲昏了头脑,要学习古代贤君小心慎微,不要好大喜功、过于膨胀。
到了七月,王猛每况愈下、生命垂危,苻坚“亲至猛第视疾,访以后事”,一是探望,二是希望得到他对朝政的最后建议;而弥留之际的王猛,仍旧拿东晋说事:
“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即:东晋是正统,而且“上下安和”—即君臣团结,所以在自己死后不要打他们的主意。反之,铲除内部的隐患势力才是当务之急。
一直以来,大帝苻坚与王猛的关系,跟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颇有几分相似:前者优哉游哉、当个甩手掌柜,后者兢兢业业、四处奔波劳心劳力;当然了,苻坚的个人水平、对政权的掌控,远非刘禅可比。
因此,我们不应怀疑王猛的职业操守,以及对苻坚的忠诚。作为前秦迈向强盛的实际操盘手,他对苻坚个人、对前秦政权内部的隐患、以及对手东晋的优势等无不一清二楚。他两次提醒苻坚稳扎稳打、不可操之过急,原因只有一个:这种方式最前秦的利益。
那王猛对东晋是什么态度?我们先看看他与东晋政权的交集。
王猛为啥不为东晋效力?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扪虱倾谈惊四座”,描绘的就是王猛与东晋权臣、名将桓温会面时的场景。
王猛自小家贫,但这并不能妨碍他的才华与志向。《晋书》称他“瑰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并且拜在高人膝下为弟子。时值天下大乱,他隐居在华阴山,如同诸葛亮那样等待明主:
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
公元354年,当时正值后赵政权覆亡不久,北方再度陷入混战局面,符氏占据了关中地区。趁此机会,东晋荆州镇将桓温北伐,一度击败苻健,驻扎灞上、逼近长安。
这是西晋灭亡近40年来,晋军首次现身关中,当地父老乡亲激动得纷纷前来围观,甚至还送上了大量酒肉劳军,王猛也闻讯前来拜见桓温。
在桓温的大帐中,面对一众江南文武,身着布衣的王猛一边扣着身上的虱子,一边纵谈天下大事,信口拈来、滔滔不绝,令桓温暗暗称奇、深表赞叹,不禁脱口问道:“吾奉天子之命,率锐师十万,杖义讨逆,为百姓除残贼,而三秦豪杰未有至者,何也?”
即,王师都来了,关中的豪杰们为啥不来迎接?
王猛一针见血:“您不远千里深入北境,长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人们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肯前来。”
闻得此言,桓温沉默许久、无言以对:王猛一言点出了自己的心思。一直以来,相对于匡扶中原,东晋豪族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权位;无论是早期的祖逖北伐也好,还是之前桓温伐蜀也罢,他们面临的最大阻力,不是来自敌人,而是内部的政敌;此时长安就在眼前,桓温却另有打算:如果拼尽全力拿下关中,朝廷落得实利,自己势必损兵折将,今后难以与政敌抗衡;因此,不如养寇自重,只要敌人存在,司马氏和王氏就不得不依靠自己。
最终,他缓缓对王猛说道:“江东无卿比也”,江南诸位,没人比得上你。
不久后桓温行军不利决意退军时,曾邀请王猛随自己南下。不过王猛的老师对此持反对意见,他对王猛说:
卿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
这句话有三层意思,其一,江南向来士族盘踞,寒族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甚至可能沦为炮灰;其次,桓温心怀不轨,而且不可能容忍才华超出自己之人;其三,关中自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无需舍近求远。
最终,王猛拒绝了桓温。不久后,如老师所言,在见到氐族帝王苻坚后,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苻坚无视他的出身、家世,将大小事务悉数相托。在各族枭雄、悍将林立的中原,出身贫寒的王猛呼风唤雨,创造了十六国时期的政坛奇迹。当然,他也以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苻坚的选择是对的;若不是英年早逝,王猛极有可能帮助苻坚实现结束混战局面的伟业。
因此,王猛去世前的进言,不大可能包藏祸心,反而是回报苻坚知遇之恩的体现。他不厌其烦提到东晋,核心思想很明确,简单粗暴点就一个意思:步子别迈得太大,小心掉坑里。
王猛的顾虑:不得其时、勿行其事
王猛主要是因以下几点考虑:
其一,创业艰辛、不可过于膨胀。所谓“兵者、危道也”,前秦的事业看似顺风顺水,但其中艰辛,只有冲在一线的自己才明白。比如王猛拿下前燕慕容氏的过程,看似兵不血刃,实际上是抓住了对方内政混乱、顶梁柱慕容垂出逃、人心浮动的机会,在天时、地利、人和悉数具备后才得以实现。
其二,前秦内部貌合神离。
苻坚向来以胸怀宽广而闻名,甚至接近了传说中“圣人”的标准:一直以来,他对自家吞并的各路势力,一律本着宽宏大量的态度,凡是归顺自己的,一律善待、重用;姚氏、慕容氏以及东晋降将,他都用人不疑,悉数委以军政要职。甚至在淝水之战前,苻坚早已在长安修建了几栋大宅子,说是要给东晋皇帝、宰相谢安等人居住。
与其他不择手段、疯狂杀戮的各族枭雄相比,苻坚的上述举动,即使真的有沽名钓誉之嫌,也值得我们尊敬。但在弱肉强食的十六国时代,他的仁义、宽容,极其不合时宜;各股势力表面上归顺,实际上无不包藏祸心,他们巴不得前秦王朝崩塌,自己好东山再起。
对此,王猛一清二楚,所以他提到“鲜卑、西qiang,我之仇敌”;他甚至试图通过“金刀计”除掉慕容垂家族,可惜败给了苻坚的宽宏大量,最终只除掉了慕容垂的接班人慕容令。
其三,东晋空前团结,实力雄厚。
随着前秦势头凶猛,加上丢失蜀地的切肤之痛,原本孜孜不倦于勾心斗角的东晋各大望族暂时放下成见,呈现出难得的团结局面。王猛去世的同年,琅琊王氏的主理人王坦之也性命垂危,在去世前,他给另外两大家族谢、桓写信,内容让人感动:
王坦之卒;临终与谢安、桓冲书,惟以国家为忧,言不及私。
东晋的军政大权,就掌握在王、谢、桓三家手中,他们团结,就意味着东晋政权团结。那时的南方,虽然国土面积处于下风,但在地理、技术等方面仍具备一定优势;此时放下矛盾、共同抗敌,解决了最大的内耗短板,其能量不容小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地利、人和两方面,前秦都落后于东晋,所以王猛才多次劝说苻坚不要求快,而要求稳,先安内、再图外。
不过,王猛的肺腑之言,挡不住苻坚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雄心壮志;毕竟,这些年他太顺利了,以至于已经忘乎所以。
公元382年,苻坚召开军政会议,讨论攻晋事宜,没想到,与王猛持同样态度的文武不在少数:尚书左仆射权翼、太子左卫率石越、阳平公苻融、太子苻宏都极力反对,甚至他私下里信任的和尚道安、宠妃张夫人、小儿子苻诜据理力争,这些人的理由出奇的一致:
东晋君臣团结,并且极度稳定,没有可趁之机;前秦连年作战,士卒百姓疲惫不堪。当然还有大家心照不宣的关键一点:前秦刚刚整合北方,局势还未稳定,慕容、姚氏等都各怀异志。
第二年,在慕容垂等人的撺掇下,一心要比肩三皇五帝的苻坚下定决心,集结全国精兵南下,但结局一如王猛所料:
面临人数处于下风、但战斗意志爆棚的东晋北府兵,各怀鬼胎、互相拆台的前秦大军兵败如山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下,苻坚仓皇北逃;
不久后,各股势力趁乱自立门户,苻坚被信任的姚苌缢杀、前秦帝国分崩离析,天下再度混乱不堪,沦为生灵涂炭的地狱;
东晋朝廷度过最大危机后,则又开始了内耗,坐视北方新兴势力再度崛起;而为击败前秦的北府兵也被政客当成了棋子,令人扼腕叹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