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能影响孩子的人。孩子的许多性格都来源于父母。那么如何让孩子以后更有出息?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如果能够做到心无旁骛地去对待,那很多事情就会好办很多。一些很常见的亲子矛盾也会迎刃而解。
只是生活中,太多的家长教育孩子都是功利心太强,举个例子:家长明明刚开始让孩子学习一项新技能,却是稍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地让孩子在亲友面前展示,难道这样就是你口中的为了孩子好?显然不是。
想要什么样的孩子,那你就做什么样的家长。一直以来都很认同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但其中真谛能真正理解并且做到的家长却是少数。
做决定前想清楚,你究竟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
生活中很多这样的家长,在给孩子报某项特长或学习班的时候,,不征求孩子意见,而是随大流,看身边同事朋友家的孩子都学,于是就为了面子跟风也给孩子报了班。或者是家长小时候一直有这样的梦想,却因很多原因最终没有实现,于是把希望又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带着家长曾经的梦想去“负重前行”。
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反思。孩子是你的没错,但他也是独立的个体。你的想法不一定就是孩子的想法,你不能为了自己去为难孩子。
想把孩子教育的更优秀,你需要在做和孩子有关的决定时,让孩子也参与进来。而不是孩子的一切事都是你说了算。家长要知道,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那就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权和选择权。
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要不断反思和学习
美国儿童心理学博士陈鲁曾说过:最好的家长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调整策略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家长也都是第一次参与,加上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不同,家长也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去参考。这就需要家长在养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用心地去学习和思考。
家长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并且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变化随时灵活地调整教育策略,这样才是真正为了孩子好。也才能把孩子培养的更优秀,更有出息。
教育孩子最忌讳孩子一直在进步,家长却总在原地,孩子的思维和眼界已经很开阔了,家长却总是老一套,一直在“凭经验”说教。
在养孩子的路上,每位家长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能说怎么做就是对的,怎么做又是错的。但是为孩子的成长做的决定,尊重孩子的意愿效果肯定会更好。孩子在进步的同时,家长也在不断学习和反思,这样的家长孩子也会更喜欢。这两点的真谛你理解了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