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的顾虑主要有这样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学点好,不然到了小学真的跟不上,
第二种:不能学,剥夺孩子的童年了,
第三种:反正都挺有道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知道学多了不好,但好像不学以后读书真的会掉队的。
今天我给大家来梳理下,听听过来人都是怎么说的,孩童阶段,孩子到底学会哪些才是最主要的,才是重点工作。
北京市教委表示,北京将严查幼儿园上英语、拼音课,教小朋友进行20以上的加减乘除运算等教授小学阶段知识的做法。一旦发现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幼儿园将被降级降类。幼儿园不让教英语了?孩子不能学数学了?相信不少家长一定有些抱怨,“这是什么政策?”且慢,明明告诉您,这政策还真的很科学!
01、一年级家长:怕输在起跑线上
在知秀网小编身边,也有同样的几位80后母亲,马女士认为,提前学点没有问题。“我儿子幼儿园大班开始花了一年时间学习了基础拼音和基础的数学。”
她表示,现在儿子上小学了,前期看来还是蛮轻松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累,“小学只给你两个月去学习基础知识,比如拼音,然后就开始上课,那些没学过的孩子是有点累。”
她说自己儿子在做口算题的时候,明显会比没学过的孩子快不少时间。
另一位妈妈,刘女士就没那么放松了,“晚上回来做功课,我就莫名其妙急,早知道幼儿园就让她多学点了,现在拼音也念不好,其它孩子也会笑话她。”
刘女士每天要花两个小时给女儿补课,只是希望帮她把课时赶回来,“我也知道她累,有时候哭着求我,我也心疼啊。”
02、过来人家长:其实不用太焦虑
从三年级的家长那里,知秀网小编也得到了新的说法,“真的不用太焦虑,家长心态一定要放好,过半个学期孩子适应了就会好很多。”
这是一名过来人罗女士的说法,当初她儿子也是读了一个零起点教学的幼儿园,结果到了一年级,不能适应,总是考不好,学习也累,“我没少发火,每天上班心情不好就拍桌子。”
不过她说,这样的状况到了一年级第二个学期就好了很多,“我发现他学习稳定下来了,一般维持在中上水平,到现在三年级也没有动摇过。”
“说实话,这里就是看家长的耐心了,如果你想选择零起点的幼儿园,那么耐心要好,到了一年级衔接的时候能耐住性子慢慢去教孩子。”她说,“我认为还是值得的,孩子的童年就这么一个,何必让他这么早进入学习状态,该玩的年纪就让他去玩吧,中国的教育制度下,接下去那么多年他都会不快乐。”
至于输在起跑线这句话,罗女士有点嗤之以鼻,“每个孩子起跑线又不一样,又不是一百米跑步站在一起出发。”
03、老师:零起点未必不会好
关键词:培养习惯
某重点小学教学中心主任叶老师表示,包括她带的一年新生中也有这样的孩子,跟不上进度。
“首先家长可以放心一件事,老师不会为认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就会拉快教学进度,我相信每所学校都一样,有自己的教学计划,每个过程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叶老师说,“幼儿园学没学过真的差别不会特别大,因为到小学必须都要教一遍,只是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不一样,需要时间,还有家长们的配合。”
家长们要配合学校的教学计划,抽出时间去陪伴孩子学习一些东西,但不是全部。
“作为家长,在幼儿园阶段最应该的就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有了好的生活习惯,到了小学甚至高年级就会有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叶老师强调,这非常重要,“这才是影响到孩子未来的重点,而并不是幼儿园有没有提前学习。”
对于没学的孩子来说,在半个学期后,自然会慢慢进入状态,“家长们一定不能焦虑,控制自己的情绪,才不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热爱程度。”
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到底能学到什么?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独立性的锻炼恐怕是小宝贝们在幼儿园要学习的最首要的一课。在家里,父母们会没有什么意识地倾向于帮孩子做一些细小的生活琐事,比如扣扣子、系鞋带、梳头发,甚至爸爸妈妈们在送宝贝去幼儿园的时候,会帮他们把小书包一直背到教室。
父母的关怀无可非议也自然而然,但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就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他们要学会渴了自己用杯子接水喝,午睡前自己脱衣脱鞋,睡醒自己穿戴好,他们要学会自己上厕所,并逐渐熟练饭前便后自己洗手,他们还会学着在每次玩具课后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位……
这些早期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不仅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性,也能够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孩子在能力和心理上都更加坚强。
2、如何与朋友相处
怎样和小朋友们相处是现在独生子女社会宝贝们面临的艰巨现实。或许在上幼儿园之前,孩子们也会通过一些机会或途径有过类似的和其他小伙伴儿接触的经历,比如和亲戚的小弟弟小妹妹,或者在小区里一起跑过跳过的小朋友,等等。而幼儿园能够提供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空间去学会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不同的小朋友建立友谊,怎样处理各种人生之初的简单人际关系。
3、学会寻求帮助
学会寻求帮助,或者说出自己的困难;学会和老师相处,其实也是孩子们可以在幼儿园里获得的一大收获。
会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在集体中会过于羞涩和胆怯。想上厕所尿尿不敢说,摔了疼了跌破了也不知向老师求助,不会做的事情也不问。
固然这与孩子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但他们的确需要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尽管在那些比较外向又会要求关爱或关注的孩子中间,想得到更多的注意会比较不容易,但这些孩子在锻炼着寻求帮助、讲出自己的困难的同时,其实是在挖掘和发展着自己内心的强力和自信,这是有助于孩子的情商的发育的。
有研究显示,孩子如果能与他的第一个老师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爱的以及互动的关系,有利于帮助孩子在日后和其他老师或成年人建立良好的、富于建设性的、能动的关系。如果孩子能够从家庭之外的长辈那里得到肯定、温暖和威信,那么,这种积极的经验会促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去面对和处理其他各种各样的关系。
4、养成阅读习惯
“读书破万卷”,从小养成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但可以丰富孩子课外知识,一本好书还能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培养孩子正确的德行,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昵?首先,家长要舍得购书、藏书,构建书香家庭,培养主动读书的意识。要努力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第一需要。只要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孩子就会热爱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
5、动手能力增强
不要小看了孩子从幼儿园拿回家的那些他自己制作的粘乎乎的手工或者画的有点儿"抽象"的画儿,那不仅是他们创造性的最棒表现,更是对他们小手功能的必要锻炼。
也许有的孩子会在这时更喜欢折纸,有的孩子则更喜欢画画。这都没有关系,只要孩子每天都会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事就行了。这些剪剪贴贴、涂涂画画能够更好地锻炼孩子小手的肌肉和筋骨。
这种训练在学龄前是十分关键的:它会给孩子在上学之后写字这项"突如其来"且每天必有的"体力活儿"提供一定的基础。而制作手工,也能进一步深化孩子从小婴儿时就开始发展的精细动作。而手部精细动作的强化还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这些精致的工作,同时培养了孩子的细心、观察力和分辨相类、相似事物的能力。
然而,基本上家长对这并不在乎。。。。。
6、奠定规则意识
幼儿园里的纪律性和规矩,还有集体生活带给孩子们自律的自觉意识,都为他将来的学校生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幼儿园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其实贯穿着许多规则,日常的事物也都有自己的程序:上课的时候,孩子们会找到自己的座位等待;手工课结束了,会把画笔收到架子上,把废纸或垃圾扔到垃圾桶;做操时,他们自动就排好队;该午睡的时候就不能任性乱吵,因为那样会影响其他小朋友……
同时,集体生活也会加强孩子的自制力,当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他不会随便插嘴,因为那样会影响其他小朋友;也不会像平时在家里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一样,一会儿走神儿想吃东西,一会儿又不专心要玩儿汽车,孩子多少都会克制自己的那些任性的冲动,更多从一个大环境去考量自己的行为。
PS:你看,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到了那么多的本领和能力,这是会伴随并影响他一生的,难道不比一点知识重要吗?退一步讲,大家想象一下,当一个人有能力的时候,你还担心他学不会一点知识吗?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时间就那么多,抓住重点工作,不要让不应该这个阶段有的东西出现。
我很肯定告诉各位,幼儿园阶段没有必要学那些东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