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戚继光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与日本可谓是渊源颇深,日本多次以侵略者的角色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但都被我们一一送回老家。在明朝时期,当时的日本还叫做东瀛,自从元朝征倭失败后,日本就断侵扰我国,到明朝后期更是无以复加。也正是因为如此,造就出了明朝一代名将——戚继光。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说一说戚继光的事迹。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是山东蓬莱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横扫倭寇如卷席,被誉为我国“古来少有的一位常胜将军”。
戚继光的父亲是明朝的将军,在戚继光出生时,他的父亲戚景通已经56岁了,因为老来得子,所以对小儿子疼爱有加。他给儿子起名叫继光,就是希望他将来能够继承和光大自己的事业。
相信大家都不知道吧,这位著名的抗倭将军在小时候长得瘦小黝黑,但可不能小瞧他,他可是人小鬼大,敢做敢为,有着侠肝义胆,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头头。因为他从小练武,他的力气大,胆子也大。他对于那些仗势欺人,持强凌弱的人最是厌恶。
当时有个官宦子弟,外号“小黑霸”仗着身高力壮,就经常欺负别的孩子。在一次做游戏中,一个孩子顶了“小黑霸”几句话,便被他掀翻在地,还被骑在胯下逼着学狗叫。小继光恰好路过,由于早已看不惯“小黑霸”的恶行,当下便冲上前去,二话不说便抡圆拳头把他痛打一顿,让“小黑霸”也学了几声狗叫才算是解气。
戚继光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对他讲,武将要有舍身报国的气节,有身先士卒的勇猛精神。也可谓是将门出虎子,受父亲的影响,戚继光从小便继承了戚家武风,练就了一番好武艺,刀、枪、剑、戟无所不通。
更难得的是,他很小就喜欢读父亲的兵书,对战术兵法充满兴趣。在他9岁时就能够“融泥作基,剖竹为竿,裁色筑为方垒,堆积瓦砾为阵垒,阵列阶所,研究变合,部伍精明,俨如整旅”颇像现代的操练阵式,演练兵法,已经有了小将军的风采了。他的这些表现,也能够充分显示出他在军事方面的良好天赋。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的戚继光因祖先军功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开始了他长达40年的军旅生涯。三十二年(1553年)晋都指挥佥事,设署登州水城太平楼前,总督山东沿海备倭。在任期间,所辖海疆肃靖,人民安然。
在浙江时,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他招募了勇敢的农民、矿夫共三千多人,编成新型军队。战斗队是基本战斗单位队员按年龄、体质分别配备不同的兵器。打仗的时候,全队队员发挥个人的特长,配合作战,既能攻也能守,进退灵活,称为“鸳鸯阵”。经过戚继光的严格训练,新军队伍很快成为一支劲旅,人称“戚家军”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境内倭患平定,戚继光又奉调挥师南下,两度援闽,扫荡福建沿海倭患,并一度进入广东境内剿倭。隆庆元年(1565年),终于肃清东南沿海倭患。在长达十年的东南抗倭生涯中,他历任都司佥事、参将、都指挥使、副总兵、都督佥事、都督同知、总兵诸职,防地自宁波始,渐次南移,终至福州。由镇守一隅防务进而镇福建全境并浙江金、温二府地方,督水陆诸戎务。大小百余战,所向无敌,"戚家军"威名响誉天下。荼毒百姓数百年的东南沿海倭患从此基本平定。
而在隆庆元年(1565年),戚继光奉调北上,官拜总理,旋兼总兵,负责京师外围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练兵事务,总督防务。在任期间,他修长城,建敌台,编练辎重营,备制火器,并创造了一套步、骑、车协同作战的战略战术,使长城沿线防务"为诸边冠",多次有效地抵御来自关外的侵略。长期困扰明廷的来自关外鞑靼骑兵入侵的压力随之解除,在镇十六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功升实级大都督,晋太子太保,兼少保。
可以说正是由于戚继光带领着戚家军南征北战,粉碎了倭寇的嚣张气焰,打出了中华的气势,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正是由于我们有这样的民族英雄,中华大地才能不被外敌所侵扰。戚家军的威名响彻海外,成为抵挡倭寇的中坚力量。明朝后期正是由于有戚继光的存在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将倭寇的侵略之心一次又一次地粉碎。
但公元1582年(万历十年),朝廷里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给事中张鼎思趁机上言戚继光不应该放在北方,于是戚继光被朝廷调往广东。
公元1585年(万历十三年),给事中张希皋再次弹劾戚继光,戚继光因此遭到罢免,回乡后病死。一代名将就此黯然陨落,退下了历史的帷幕。但戚继光的精神、事迹却值得我们肯定,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捍卫了我们民族的尊严,尽管早已逝去,但依旧名传世间,被我们所家喻户晓,我们为有这样的民族英雄而自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