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风云人物 韩信明明可以在关键时候背叛刘邦 韩信为何没有那么做

韩信明明可以在关键时候背叛刘邦 韩信为何没有那么做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和刘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评价韩信的成语当中有一个词非常能概括韩信的一生,那就是国士无双。什么事国士无双呢?先要了解士这个身份,同时明白了这一点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韩信在最关键的时候,并没有背叛刘邦,而是坚定地维护刘邦。就在齐国被韩信攻破之后,项羽也是陷入了最为危急的处境,此时北路有着韩信,南边则是有着英布,中路大军则是有着刘邦。为了能够缓解危机,项羽的做法是试图瓦解包围圈,于是就派遣武涉去劝说韩信。

韩信

韩信的回答是“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韩信认为自己在项羽的手下时,最高不也不过是一个执戟郎中,自己的计策一条也没有被采纳,到了刘邦这里则是被拜为上将军,如果不是刘邦,自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不过韩信的这一举动联系之后被杀,让很多人都认为韩信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失去了能够三分天下的机会。

韩信

对此韩信手下的谋士蒯彻也是苦口婆心劝说韩信,而且是别有用心,故意用相面的说法来劝说韩信,告诉韩信利害关系。但韩信还是不愿意听从,虽然心里有担心,但是却认为自己功劳这么大,刘邦说什么也不会忘了自己的贡献。那么就韩信的这种行为,要怎么去理解韩信的内心想法呢?

在《史记》当中描述了韩信的发家史,韩信的前期是穷困潦倒的,但是不管是多么贫困韩信都要随身佩剑。关于韩信的身份问题,很多人有两种看法,一种是韩信不事生产,过于自信,再加上佩剑的行为,很可能是一个贵族落魄子。另外一种看法则是认为韩信缺少大志,早年浑浑噩噩,直到漂母才点醒了韩信。至于韩信的身份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但是能确定的是韩信属于秦朝时期士、农、工、商中的士。

韩信

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韩信为什么前期看起来浑浑噩噩,士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一种特殊身份,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寄住和寄食的方式,出入仕途。这也被称之为门客,像是战国时期的很多名人都是用这种方式进入官场的。比如秦国的李斯,比如赵国的毛遂,又比如魏国信陵君的一众门客,对此还留下了鸡鸣狗盗等成语。这么看来就明白了韩信为什么早年不事生产,因为韩信一直认为自己不该如此,不能做有违身份的事情。

韩信

所以韩信是个寒士,以至于让人看起来韩信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再来看看韩信和刘邦的关系,了解刘邦就会发现刘邦和韩信之间有着相同之处。刘邦早年也是不事生产,而且偶像是魏国的信陵君。同样刘邦早年也是想要成为信陵君的门客,以此进入仕途。但两个人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刘邦适应了时代的转变,明白在秦朝之后士族已经不再适合,天下大势是趋向一统的,这也就压缩了士的生存空间。

韩信

但韩信不明白,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韩信都保存着名士之风。刺客豫让本是智伯的门客,在智伯被杀之后豫让不惜各种代价为智伯报仇,不但是吞炭漆身,而且还多次刺杀赵襄子。最后因为失败被杀,但也因此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得绝唱。可见国士作风都是如此,一生只图知己一人,而且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刘邦

再去看韩信不背叛刘邦,一来是因为刘邦真正懂得韩信,刘邦的早年经历知道身为士的艰难,所以在萧何告诉刘邦,要尊重韩信,并且要大礼相迎韩信的时候刘邦采纳。再加上韩信之后的成就的确是离不开刘邦,故而韩信知道自己的定位。而且以韩信的智慧未必是不知道刘邦会对自己清算,只是他所理解的刘邦坏的程度没有那么深罢了。

但结果却出乎了韩信的预料,要是韩信不明白刘邦,那么对蒯彻的劝告不会心动,也不会向刘邦索要齐王的职位,更不会在刘邦没有明确划分疆土和王位前无所作为。所以国士无双这个词来形容韩信非常恰当,韩信的做法就是国士之风,而且在当时人心思变,适应时代变化的浪潮之中,能保存国士风格的韩信的确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原本韩信认为刘邦也曾经是士,更能明白自己,但却不知道刘邦早已经完成了蜕变,而且再也不是过去的士了,而是王。这便是韩信未能理解的,更是韩信的可惜之处。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福全作为康熙的兄弟 康熙为什么要严惩福全
下一篇
古代皇子也有等级吗?来看看清朝皇子等级区分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