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被称为杀神人屠的白起,在历史上真的是嗜杀如命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期间涌现出了无数名垂青史的名将,在那个风骨不息的年代,各国连年交战,致使共计200多万人血洒疆场,但其中有一个名叫白起的人,一个人就致使120余万人命丧黄泉,位列四大战国名将之首,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三攻楚庙,破楚都焚庙宇,迫使楚国迁都,共计歼敌35万,长平之战战杀20万,坑杀40万,这就是白起的成绩单,还不包括其他零零散散的小战役,他一生历经大小70余战,无一败迹,但由于致使太多人丧命,因此被后人称之为杀神,更是被冠上了人屠的称号。
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变革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可谓是数不胜数,如兵圣孙武,兵仙韩信等等,他们如同银河中的璀璨星辰闪闪发光,受后世赞誉称颂至今,与他们相比白起杀神的称号就显得有些无光,因为围绕他的争议至今都没有停止。
白起出生的时候秦的国力已经非常强盛了,秦昭王充分继承了老秦人一统天下的决心,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并大力的提拔人才,这个时候的秦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强将成为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了秦国南征北战摧城拔寨的一把利刃,白起一生征战30余年,大小战役70余场,无一败绩,山东六国莫敢与之争锋,一听对手是白起,六国统帅都不敢与之交战,手下将士更是心惊胆战,白起之威名恐怖如斯,一个将领能做到这种地步,在战争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东周末年分为春秋战国,什么是春秋,因为当时每个国家在夏天和冬天是不打仗的,是为夏冬无战事,但白起打破了这个战场潜规则,首创了冬天作战的先例,白起还打破了兵法的传统,在敌我兵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实行包围战术并得以全歼,首次将步兵大规模的用于攻城作战,他的作战特点有以下四点:
一、不以攻城夺地作为唯一目标
白起主张的是歼灭战思想,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也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并将其发挥到极致的统帅。
二、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
白起与孙武的穷寇勿追的理念不同,他讲究的就是歼灭战,如果敌军败退则会对敌人穷追猛打,可谓是不达歼灭不罢休,毛主席曾评价白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三、重视野战筑垒工事
在当时战争中构筑阵地工事是很常见的,主要用于抵御敌方攻势,但白起却将之用到了极致,将这个防御手段用到了进攻歼敌上,他先诱敌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一方面起到了阻击敌军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敌军突围,从而达到歼灭战的目的,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前所未有。
四、精确进行战前料算
白起对敌我双方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精确的料算,在战前能从各个角度出发通过构想能够预制出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包括敌方的各种应对手段等等,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所料算的无一不中,做到了未战即可制胜败,令人细思极恐,故而太史公司马迁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可以说大秦帝国的崛起白起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白起打残了六国,从而为大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但在白起辉煌战绩的背后却背负着一身的骂名,杀神、人屠等等不绝于耳,难道白起真的是嗜杀如命吗?其实不然,战国时期为何会有长达三百年的战乱不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两国交战无论胜负在战斗结束之后会相互交换各自的俘虏,而这些士兵在归国之后自然会被重新编入军队,毕竟他们都是有战斗经验的士兵,战而降之,降而还之,长此以往便进入了一个特定的循环体系中,从而导致各国连年战乱不断,始终不能终结。
拿长平之战来说,倘若白起没有坑杀那40万降卒,这40万降卒就会对白起感恩戴德吗?显然不会,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耻辱,作为一名士兵被俘虏的耻辱,如果归还了这40万降卒,那么下一次他们就将化身于猛虎,在战场上要了你的命,退一步讲不归还降卒,但这可是40万大军,而不是4千4万,而当时的秦军经过此战的消耗,所剩人数与之已相差无几,这四十万降卒完全有可能趁你不备发生暴乱,反过来咬你一口,就像是一颗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再说粮草问题,当时长平距离秦国将近500公里,秦军的后勤负担可以说是非常沉重,在粮草本就不充裕的情况下多了40万张嘴要吃饭,秦军能经得起如此负担吗,如果没能给赵军祥组提供足够的粮食,这40万人难保不会重新拿起战刀,白起是一个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他的责任是保护自己的兵将子民,最大程度上消灭自己的敌人,他更是秦国的将军,老秦人更多的考虑是如何成为天地共主。
白起自然明白杀降不祥,但还是选择了坑杀,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无论他的战绩是多么惊人,他的兵法是多么百变迭出,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多么出彩,也不会被世人所赞誉,但白起为了大秦帝国的崛起毅然的选择了杀之,长平围歼战是战争史上的壮举,但是坑杀降卒这一做法遭到了后世儒家的“围攻”,诚然现在看来,结束战国时期数百年战乱的最好办法就是歼灭战,否则的话,战而降之,降而还之,周而复始,往复循环,这战国乱世何时才能结束,何日天下才能止兵而息。
白起戎马一生,造成杀戮无数,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儒家断然不会放过他,所以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后人评价白起一般都是赞扬和诟病并存,赞方誉其为“战神”,诟病方毁其“人屠”,我们谁都不可否认,白起有着人道方面的局限性,但白起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历史的孩童期,各国并立连年战乱,大家都是各为其主,白起的做法更多的是为了国家利益,并且身在乱世,让一个手持利剑的将军去尊重生命这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更重要的是白起所处的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标准的丛林社会,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当初的秦国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被魏国一度打压,甚至险些灭国,当时的秦国可谓是举国皆兵,粮草不够,那就吃草充饥,士兵不足,老翁幼童纷纷拿起武器走向战场,老秦人的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秦人,纠纠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从小听着秦国故事长大的白起自然会受到老秦人的影响,只有拳头最硬的人才能说生存下去。
并且在那个时期有着时代的束缚性,认知不会达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标准,我们在评价他的时候都已经有了一套全新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相当于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白起难免会有失偏颇,你们觉得呢?,但毋庸置疑的是白起是一个典型的为战而生的将军,无愧于军神之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