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风云人物 七国之乱时,20万的诸侯联军怎么被打败的?

七国之乱时,20万的诸侯联军怎么被打败的?

汉景帝即位的第三年,汉朝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原因是朝廷中有一个叫做晁错的人向景帝递呈了一份《削藩策》,并希望景帝能够参考其中的内容来进行削藩。景帝觉得晁错所提建议可行,便开始进行削藩。

结果吴王刘濞仗着自己财大气粗势力强,愣是跟景帝对着干起来。为了不让景帝达成削藩的目的,他联合其他诸侯势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谋起反来。按理来说,当时刘濞纠集的诸侯联军兵强马壮,理应成就一番大业。可实际上,情况却恰恰相反——联军差不多三个月就被打败了。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1 一、七国之乱缺乏政治优势

首先,这场叛乱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之所以说它不合法,是因为它的本质属于谋反,这在封建社会君权至上的时期,可是绝对不被允许出现的。即便是君王下达的削藩旨意可能会损害到诸侯王的权益,诸侯王也只能服从,而不能进行反抗。一旦诸侯王反抗了,那就属于违法了。

至于说它不合理,原因其实是这样的:在此叛乱爆发前,汉朝刚因为文景二帝的努力变得强大了些,百姓们好不容易过上了几天好日子,此时发生战乱,既会惹怒朝廷,也会惹怒百姓。这样一来,起码从时机方面来分析的话,它的出现是极其不合理的。既然不合法和不合理两样都占了,那又怎么可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呢?

其次,发起此叛乱的人缺乏政治领导能力。古代起事者若想号召众人跟随他,那就得拥有较为尊贵的身份和超强的政治领导能力才行。但此叛乱的发起者刘濞,既不算是正统皇室血脉,又不具有超强的政治领导能力。自然在七国之乱发生以后,那些跟随他的人并没有他想得那样对他忠心。

尤其是在他当众表现出心胸狭小、睚眦必报的一面后,肯潜心效忠于他的人就更少了。而与之相对的朝廷军队,则在汉景帝的领导下,周亚夫的指挥下,势如破竹。既如此,叛乱当然持续不久。

1 二、七国之乱缺乏军事优势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此叛乱的领导人刘濞缺乏政治领导能力。但是实际上,他缺乏的并非只有这一种能力,还包括军事领导能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给联军制定的作战计划和下达的进攻指令看出来。

若是一开始的时候,他能直接将进攻的矛头对准长安,而并非是在牢不可破的睢阳城前耗费那么多时间的话,那或许这场叛乱还存在取得胜利的可能性。但他偏不这么干,结果愣是将有希望耗成了没希望,实在令人感到无语。

而朝廷方面的军队,在周亚夫这个名将的指挥下,则是有计划、有步骤和有节奏进行抵御。甚至没过多久,他们还从一开始的单纯抵御变成为主动发起攻击。即便联军的势力和声势都不算小,可照样没有办法按照计划打赢朝廷军队。

尤其是在战场上的形势发生了较为明显的逆转之后,叛乱联军阵营中突然发生了临阵倒戈的情况。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本来这场仗就不好打,现在连自己人都投敌了,那以刘濞为首的联军,还有何军事优势可言呢?

1 三、七国之乱缺乏经济优势

刘濞为啥和凭什么要造反呢?还不是因为他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变得越来越财大气粗?毕竟他所在的封地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凭借这一优势,他逐渐富得流油。

也正因为如此,在看到朝廷已经对某些诸侯王实行了削藩政策后,刘濞便开始谋划起造反的事情来。而造反除了需要有较强的军事实力之外,还得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才行。乍一分析,似乎刘濞在经济方面挺占优势。

但是实际上,情况却并非如此。要知道,他再怎么有钱,也只不过是地方上的一个土豪罢了,哪里能跟拥有全国财富的朝廷相比拟呢?

正因为有上述这些原因存在,七国之乱才会在发生了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被镇压了。大部分参与了这场叛乱的诸侯王都被景帝处置掉了,而叛乱的发起者刘濞则在打仗的过程中逃跑了。只是他这个人一点也不幸运,好不容易逃跑了,却轻而易举被人骗出来杀了。就算最后没有死在景帝的手中,他也照样没有能够得到什么好的结局。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明朝名臣杨一清是什么人?历经四朝,于乱世中沉沦起伏
下一篇
揭秘:古代战争动不动就出兵上百万是真的吗?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