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忽必烈和日本,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忽必烈为何要远征日本?我们不是忽必烈,也没有生活在元朝,所有的结论都只能在现有史料的基础上进行推测。
有人说,忽必烈远征日本是为了消耗掉投降到元朝的几十万士兵(借刀杀人),这话根本就站不住脚,原因作者会在后面进行详细地分析。
在两次远征日本中,被称为战无不胜的元朝铁骑为何屡遭惨败?为何说这两次远征又是元朝灭亡的导火索呢?且看元朝最后一次远征所付出的代价。
这次远征而元朝丢失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
为何说远征日本是元朝灭亡的导火索,看这两次远征给元朝带来了哪些灾难性的后果:
1、打破了元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将元朝拖入了巨大的经济泥潭;
3、直接损失了十几万元军;
4、蒙古将领和汉人将领之间矛盾逐渐白炽化;
5、带动着整个东南亚小国都敢公然对抗元朝;
由此元朝内部派系而严重分化;
元朝继承了部分蒙古大军的作战特点,那就是屠城和“缴枪不杀”。蒙古军这样做有如下几个目的:
1、杀光所到之处的所有无用之人,确保大后方的绝对安全;
2、战胜后鼓励士兵屠城,让士兵通过抢女人、抢财富和屠杀,即得到了欲望的满足,又缓解了战时的压力;
3、以战养战,所到之处,快速吸取本地的工匠、奴隶和炮灰;
但在元军远征日本时,忽必烈几乎丧失了以上的所有优势。
如果说忽必烈第一次远征日本是因为麻痹大意的话,第二次绝对是志在必得,因为忽必烈比谁都清楚“威望”才是元朝根基的道理。
如果元朝连小小的日本岛都打不过,那么,谁还会怕蒙古大军呢?在元朝第一次远征失败后,忽必烈几乎倾全国之力,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再次远征日本。
忽必烈就是想通过这次胜利告诉整个亚洲的小国,敢挡我者死这个道理!
当元朝的10万大军登上日本本土之后,事态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1、汉人将军明明知道胜利后功劳全是蒙古将领的,他们为何还要出力呢?
2、两个月的苦战,后勤成了拖垮元军的主要因素;
3、一群没见过大海的旱鸭子对抗从小就生活在风浪里的日本兵,加上后来又遇上了台风,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4、台风来了之后,日本人能快速就地躲藏起来,而毫无台风侵扰经验的元军却像蚂蚁一样躲到了风浪中的大船上,那不是送死吗?
5、
日本人团结一致,他们知道元军胜利后必然大屠杀,那日本就真的要亡国灭种了。而元军则是联合战队,各民族将领内部勾心斗角;
此时忽必烈已经70多岁了,其思维和肉体早已经反应迟钝。加上此时的元朝内部错综复杂,回回势力、蒙古势力、汉人势力和宗教势力,各派系之间明争暗斗,忽必烈早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忽必烈本想通过这次远征来恢复自己在帝国之中的绝对权威和地位。但远征日本惨败之后,不仅仅要了忽必烈的命,也让元朝从此失去了锐气,并陷入了漫长的财政危机。
在失去了恐怖的震慑力和经济基础之后,元朝就只剩下苦苦挣扎了。所以说,远征日本是明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索,难道不是吗?
·忽必烈为何要发动对外战争
喜欢历史的读者如果稍微有点质疑精神的话都会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叫侵略?什么叫开疆拓土?他们有本质上的区别吗?
在2000多年的疆域变化中,我们被侵略过多少次?又有多少次“开疆拓土”呢?
现在作者要为读者解释,元朝为什么要一直对外扩张,这和唐朝的对外扩张还有点不同。在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将庞大的蒙古帝国分裂成了四个大的汗国,其中之一就是后来的元朝。
严格来说,成吉思汗和元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他们却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帝国发展模式,那就是抢劫!
无论是成吉思汗、匈奴王阿提拉,还是忽必烈,他们作为一个由草原民族快速崛起的部落联盟,他们的政体是极不稳定的。
别看成吉思汗那么厉害,如果他不再能给手下的各部落酋长带去足够多的利益,他的帝国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为了能将帝国抱成一团,而又维持下去,在4年一度的部落联盟大会召开之前,为了能够获得其他酋长的支持并“连任”,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必须要为这些“兄弟”赚到足够多的钱和女人。
在古代,有比侵略和抢劫发财更快的生意吗?
虽然忽必烈采用了汉人的统治方式,取消了联盟大会,废除了“选举”,采用了汉人式的,直接指定继承人的方式进行统治,但他也必须要给手下的那帮兄弟足够多的金银、女人和土地。
如果忽必烈不再能给手下带来财富,那忽必烈的手下必然会抛弃他,这就是草原民族最本质的特点。
在建立元朝后,尽管忽必烈承受着巨大的统治压力,他还是不停地对外扩张,其对象包括日本、缅甸、占城、安南和高丽等亚洲各国。而对于日本,忽必烈为何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呢?
老赵说过,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的裤衩,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作为元朝的领头羊,忽必烈应该清楚元军真正厉害的是陆战,而不是他们毫不熟悉的海战,不是吗?
而且,新的战争模式和战争环境也让元军毫无经验,这才是元朝远征日本最基本的东西。
也正是这次远征日本之后,元军又在东南亚的数次对外战争中屡屡失利,并给子孙留下了巨大的财政赤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