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汉族政权很少主动入侵他国,是真的吗?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历史上汉族政权似乎始终处于被侵略的地位,而领土的大肆扩张总是发生在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元、清),事实上汉族政权不仅入侵过其他的国家(两宋除外),而且这种记载并不少见。
秦朝:南征百越、北伐匈奴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一统天下,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但到了秦二世时期,秦国统治的疆域便扩大到了四十二个郡,而多出来的六个郡,便主要来源于两次对外扩张,即南征百越、北伐匈奴。
1、南征百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两次发动南征,从而一举征服百越之地。第一次: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国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南下,其中由今江西向东进发的秦军大获全胜,成功攻取东瓯和闽越之地,秦国于此闽中郡,其余四路则惨遭大败。第二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修筑灵渠,再度征发十万大军南下,一举攻占岭南之地,于此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这两次南征《史记》和《淮南子》等史料均有记载。
2、北伐匈奴。《史记·蒙恬列传》有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并于此设立九原郡。《史记·匈奴列传》对此也有记载,“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
除了以上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外,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驻守岭南的赵佗还曾发兵攻打瓯骆。
西汉:匈奴为主,四面出击
对于西汉来说,其对外征战主要以匈奴为主,两国之间互相打来打去,也谈不上谁侵略谁了。而除此之外,西汉可谓四面出击,其中尤以汉武帝时期对外征发最为频繁。
1、西方。西域可以说是汉朝与匈奴争夺的焦点,因此自汉武帝时期开始便频繁向西域用兵。太初四年(前101年),因大宛国王拒绝提供汗血马,并杀死汉朝使节,汉武帝命李广利远征大宛,沿途小国不敢抵抗,纷纷开城出迎、提供补给,唯一抵抗的轮台也被攻破,面对汉朝大军,大宛爆发内乱,大宛王毋寡被杀,大臣贵族出降臣服。元封三年(前108年),汉武帝命赵破奴率军数万,进攻车师国和楼兰,接连攻破两国,其中楼兰臣服(车师国后于前89年再度被击败,臣服)。此外,汉宣帝时期,汉朝又接连出兵击败龟兹和莎车。
2、东方。元丰二年(前109年),汉武帝派军两路并进,攻灭盘踞在朝鲜半岛北部的卫氏朝鲜,并于次年在该地设立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史称“汉四郡”,就此将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纳入汉帝国的统治范围。
3、南方。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春,南越国丞相杀南越王、王太后和汉使,汉武帝于同年秋派路博德、杨仆等兵分五路沿水道征讨南越,次年攻灭南越。汉朝于此设南海,儋耳、珠奎、苍梧、玉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元鼎六年(前111年)秋,汉武帝分兵攻打东越,次年闽越亡。
4、西南。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派郎中将唐蒙攻入夜郎,将其地划入犍为郡。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朝意图招降滇王,但遭到滇的联盟诸部劳浸、靡莫的反对,汉朝于是出兵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滇王始首善,举国降,请置吏入朝”。
西汉自汉武帝时期开始,便频繁的四处出兵,不断扩大统治疆域,其中尤以经略西域作为重点,西域诸国面对汉朝精兵,最终只能选择臣服。
东汉:匈奴衰弱,西域为主
到东汉时期,由于内部分裂和东汉的持续打击,匈奴开始持续衰弱,以至于汉章帝后不得不向西迁徙,汉匈战争至此基本结束。东汉时期的战争,主要围绕西域展开,而这绵延无期的战争,几乎贯穿了整个东汉。
东汉初期,主要是为了与北匈奴争夺西域控制权,后期则源于西域的时叛时附。建初元年(76年),汉章帝命段彭等出军,破交河城,北匈奴兵惊走,车师前国再次降汉。章和元年(87年),班超率于阗等国兵2.5万人,攻打莎车,莎车战败投降。永元六年(94年),班超率领电兹、鄯善等八国兵7万余人征讨焉耆、尉犁、危须三国,诱杀焉耆王广、尉犁王泛,另立三国国王,至此西域50余国臣服东汉。后班超回朝,任尚继任西域都护,结果因行事苛严而导致西域诸国判汉,此后双方打打停停,一直到汉灵帝时期,由于东汉国力衰退,被迫退出西域。
此外,东汉还曾与鲜卑、西羌发生战争,例如熹平六年(177年),汉灵帝命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各率骑兵万余人,分别从高柳、云中郡、雁门郡出兵进攻鲜卑,可惜最终惨遭战败。
唐朝:四面出击,征战不断
作为历史上的著名强盛王朝,唐朝与汉朝一样,对外战争可谓是四面出击,甚至一度攻打至中亚地区。其中唐朝与突厥、吐蕃、回鹘的战争并算不上入侵,毕竟双方本就长期处于敌对关系,互相攻伐也属正常。
1、东边。唐朝在东部的战争,主要围绕朝鲜半岛展开,例如贞观十八年(644年)二月,唐太宗出兵征讨高句丽,以李道宗、薛万彻等为将,大败高句丽。又如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三月,唐太宗诏命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侯将军李海岸为副总管,率兵万余乘楼船从莱州渡海进攻高句丽,大小百余战,战无不胜。再如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二十五日,唐太宗命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将军裴行方为副总管,率三万大军乘楼船战舰从莱州渡海击高丽,双方交战伊始,高丽军即大败溃退。还有唐高宗时期,由于百济与高句丽联合,阻碍新罗和唐朝之间的交通和进贡,在多次恐吓无济于事后,遂派左武卫大将军蘇定方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讨伐百济,最终攻灭百济,而高句丽也最终于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被灭。
2、西边。唐朝对西域的用兵同样极为频繁,例如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以侯君集为将,进攻高昌国,灭掉高昌国,光复西域。又如贞观十六年(642年),郭孝恪出任凉州都督、安西都护、西州刺史,郭孝恪击退西突厥,乘胜进占处月俟斤所居之城,并一直追至遏索山,收降处密兵众,然后凯旋而归。
而在南方,唐朝还曾与南诏等国家爆发战争,不过唐朝的主要扩张仍然集中于西方,在南方的扩张力度其实并不大。
明朝:国力虽强,扩张有限
明朝的对外战争主要集中于南北两端,而在东西两个方向的扩张力度其实极为有限,不过北方与鞑靼和瓦剌的战争,其实同样更多源于双方的敌对关系,也算不上主动入侵。要说明朝主要对外入侵,其实更多集中于明成祖永乐年间。
郑和下西洋期间,曾与沿海国家发生过多次战争,不过这些战争基本均以这些国家主动挑衅为主,结果反被郑和率领的军队惨痛的教训了一番,从而使得周边国家认识到了明朝的强大,明朝的藩属国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端。
明朝最大规模的对外入侵,应该算是爆发于永乐四年(1406年)安南战争了,彼时安南爆发内乱,之后安南又时常侵略四方,导致两国关系开始紧张。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派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兵五千护送陈天平返回越南复国,结果却遭遇伏击,朱棣一怒之下派总兵官朱能、左副将军沐晟、右副将军张辅、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征讨安南(《大越史记全书》称共有八百万人),并最终于越南设置“交趾都指挥使司”、“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交趾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除了安南之外,明朝对外主动入侵其实并不多,要说有的话,似乎也只有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朱棣在北伐归途中,对朵颜三卫的进攻了,不过这次攻打也是源于朵颜三卫与鞑靼之间的暗通款曲,更多是惩戒性质的。
如上所述,鉴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汉人王朝对外出兵虽然讲究师出有名,很少主动入侵他国,但并不代表没有主动发动的入侵战争,而且从数据来看并不算少。当然,汉人政权的对外入侵,主要出于战略目的,以吞并为目的的战争其实并不算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