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眼中,孩子的问题简直太多了,我们来简单浏览一下:
2岁的孩子爱发脾气,动不动就生气,躺在地上哭闹;
3岁的孩子喜欢动手打人,小朋友碰一下他的东西,或是他不高兴了,他就抬手打人;
4岁的孩子不好好吃饭,饭桌上坐不住,必须要大人追着喂,或者看着动画片才肯吃饭;
5岁的孩子,感觉做什么事情都不专心,在幼儿园会用错误的行为去吸引小朋友或者老师,有时候甚至是让人抓狂的行为,喜欢跟小朋友玩,但是又不懂得表达自己,让别人不喜欢;
6岁的孩子不论做什么事情,比如穿衣服、刷牙、洗脸、吃饭都是漫不经心,左看右看,一点儿不着急,写作业题也是抠抠这摸摸那!
7岁的孩子学钢琴,每次让她练琴都要生气,经常以失败告终,结果是既没有练琴又被我骂,搞得我也每次一肚子火;
8岁的孩子,对学习无关的事很热心,总是分不清主次,做错了事情总会找各种理由推脱责任;
9岁的孩子,学习、做作业磨磨蹭蹭,总是拖拉,经常到睡觉时间还没有做完作业;
10岁的孩子总喜欢说谎 ……
看,父母们列出了这么多孩子的问题,并为此揪心!从2岁到10岁,直到更久远的成人时期,都不会有让父母省心的时候。每个年龄都会生出这个阶段特有的问题,把父母搞得焦头烂额!父母们使出了十八般兵器,打尽了手中的牌,也无法纠正孩子的问题、改变他们的行为,于是就开始求助于专家,试图寻找到能够解决孩子问题的“妙方”,改变孩子,也终结自己的焦虑。
可是,哪有这样的“妙方”呢?告诉在焦虑中挣扎的爸爸妈妈们,无论您的孩子是1岁、5岁、10岁还是15岁,有一个残酷的事实:根本就不存在改变孩子行为的“妙方”这回事。 可能有“成功”经验的父母不同意了,他们会拿出自己的例子反驳。“我的孩子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被我狠狠骂了一顿,马上就不敢拖拉了!”“我家那个熊孩子太淘,总是在幼儿园惹是生非,喜欢推、打别的小朋友。昨天老师又告状了,晚上回去被我打了屁股,这两天就老实了!” 面对这样的父母,我只有“冷笑”一声,心里说,“如果打骂就能培养好孩子,那养育就该是天下最简单的工作了。一家发一把打屁股的板子,这个世界就家家和谐了!”
惩罚只会适得其反——摘自《双向养育》惩罚当时确实有用,但是却会在长期造成问题,这可能是孩子的不良行为从地上转为地下,和父母玩起“游击战”;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和抗争,原本很小的问题升级成更大的问题;也可能让孩子因为恐惧停止不良行为,但自尊受到打击,自卑心理逐渐积累,给未来人生造成隐蔽但更加深远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哪一种后果,我想绝对都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
当初,我开始在加拿大学习亲子知识时,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女儿豆豆的行为。因为她不接纳我、经常为了一点点小事大声尖叫、对我的要求总是抗拒……我一心要矫正她的问题,以便将我从焦虑中解救出来。但是,通过双向养育的学习和实践,我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孩子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我们父母不当养育行为的结果。 这就好比我们在孩子前进的道路上挖了很多坑,孩子掉进去了,我们反倒指责孩子不好,“正气凛然”地要去解决孩子的问题。这样的行为,和“钓鱼执法”有什么不同?
当发现孩子的问题行为(很多时候,其实并非问题行为,而是父母的杞人忧天罢了),父母最应该做的,不是指责孩子,也不是试图去改变孩子的行为。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反省自己的教养方式有没有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做出了改变,孩子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改变别人很难,但改变自己更难。于是,我们都不自觉的做相对容易的事情,去拣“软柿子”捏。孩子不幸就是这个“软柿子”。但实际上,我们真正要面对和改变的,正是更加顽固的“我自己”。 但是,如果没有了解和学习现代养育理念和知识,父母根本不会意识到出问题的正是自己,而只会在无效的方法中恶性循环,让没有问题变成有问题,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让大问题变成不可收拾的问题。 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学习,自省,然后改变我们自己。与所有父母共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