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幼儿教育 太可怕了,对孩子唠叨的后果居然这么严重!真该好好看看

太可怕了,对孩子唠叨的后果居然这么严重!真该好好看看

最近天暖和,趁周末休息,就带着睿睿去商场买些新衣服。中途逛累了,我们娘俩就坐在一家甜品店里吃东西,旁边是一对母子。快吃完的时候,就听到旁边的妈妈对着孩子说:“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吃饭的时候对着点碗吃,不然洒的满身都是。”

孩子听完下意识的把身子往前靠了靠。

不到1分钟,那位妈妈又开口道:“你看看,吃着吃着就忘了,把嘴巴对着碗吃,说多少遍才能记住啊?真气人。”

孩子又听话的往前凑了凑。

没过多久,又听见那位妈妈尖着嗓子吼道:“洒了这一身,没人给你洗衣服!怎么告诉都不听。”

我看着那可怜的孩子,低着头小心翼翼的吃着,一句话不敢说,眼中似乎憋着泪水。

当时我就想,如果我是那个孩子,肯定撂下筷子说一句:“我不吃了还不行吗?”

生活中很多父母,包括经常在我后台留言的父母,说的最多的一个烦恼就是:为什么我说了那么多,孩子还是不听?我都是为他好啊。

但你知道吗?

你的唠叨,毫无意义

什么叫做唠叨?字典上对唠叨的解释是,指人反复的说着同一件事情。试想一下,当有人在你耳边反复地念叨同一句话,你烦不烦?心情烦躁的情况下,自然想着要去叛逆,而不是听话喽!

唠叨这个词,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了唐僧,仿佛妈妈对孩子唠叨的话,就像是唐僧嘴里念出的经文一样。

我的朋友罗静(家长必读讲堂 特聘专家),是中科院的心理学博士,曾经告诉过我,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关于它的解释是这样的: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说白点,就是:你越是对孩子唠叨,你说的话就越没有意义。

站在我们大人的立场上来说,对孩子唠叨,是在不断地向孩子表达我们的意思,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在管孩子有没有听进去,自己爽完就算了。

而对于孩子来说呢,爸爸妈妈说的那些话,根本就不是在跟他沟通交流,更像是父母的一种自我发泄,跟他自己没什么关系。所以,孩子自然不听话了。

唠叨,只会削弱语言的力量,你说了那么多,孩子未必能消化。其实沟通,尤其是亲子间的沟通,因为有“血脉”的联系,有时候更无需多言,适当地留给孩子一些思考的空间,更容易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问问你自己,你真的会爱孩子吗?

说到爱孩子,我想先问父母一个问题:你们每天回到家以后,看到孩子问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问过身边的很多父母,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作业写完了吗?怎么还不去写作业?包括家长平时表现出来的关心,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经常听到这种话,心理年龄还不太成熟的孩子可能会想:你们爱的是我,还是我的学习成绩?于是孩子表现的更加叛逆,希望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心。

父母可能觉得,自己当然爱孩子了,根本不用说。而且关心孩子的成绩,也是想让孩子将来能生活的更好嘛。可是,爱是首先需要被表达出来,才能被感知到的。

试想一下,你下班回家后,老公见你的第一句话,不是“老婆我回来了”,而是“饿死了,饭做好了没?”你是什么感受?你很可能抱怨起来,最后两个人因为晚饭吵起来。同样的,孩子每天听到“作业做完了没”这句话后,也会产生反抗父母、讨厌学习的情绪啊。

希望所有父母能够明白:孩子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不被理解,不被真爱!我们做父母的,只管关心孩子飞的累不累就好,不要管他飞的高不高!当你真爱孩子的时候,孩子自然会对自己有要求,因为孩子只为“爱”而努力。

爱的前提是尊重

曾经在《动物世界》里看到过这样一组镜头:蜘蛛产了一团卵,每天绕来绕去地守护着。小蜘蛛孵化出来后,在妈妈的四周跌跌撞撞地攀爬,好像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蜘蛛妈妈更忙了,忙着把各种猎物咀嚼成碎末,喂养出生的孩子。

孩子逐渐长大,突然一阵强风吹过,小蜘蛛都被吹了起来,居然牵着一根根丝,飘离了妈妈的网。这真是一幅壮观的画面,不计其数的小蜘蛛像雨丝一样在空中飞扬,然后丝断了,纷纷飘向远方。大蜘蛛依然停在网中央,似乎一点儿也不慌乱,只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离开。

这让我想起了龙应台说过的一段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是啊,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感情和选择,父母要做的,是学会尊重他们。

看过《爸爸去哪儿》的人都知道,村长李锐一直很受孩子们的喜爱,这也是他能够连续4季担任村长的理由吧。一个人让一个孩子、两个孩子喜欢不稀奇,可是能让一堆孩子喜欢,那就不简单了。

仔细研究后才发现,村长每次在跟小朋友说话时,都会蹲下来,用眼睛看着对方,认真且平和的与对方说话。别小看这一个简单的动作,它意味着你放下了大人的“优越感”,把孩子看成了一个需要尊重的独立个体。而当你不再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孩子指手画脚时,孩子就会把你的话听进心里了。

有些孩子不愿意听的话,家长就是说再多遍也没用,只会招孩子烦。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更多的去理解孩子,找到更有效的沟通方法,以最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孩子听话,才是最省力、最有效的教育。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英国家庭教育案例:一种把奖惩合二为一的行为教育方法
下一篇
四个男孩的妈妈黄宗娴:妈妈需要“暂停”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