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幼儿教育 我们该拿太过敏感、悲观的孩子怎么办?

我们该拿太过敏感、悲观的孩子怎么办?

一位忧心忡忡的家长曾经问道宝宝的想法总是很悲观,看见蝴蝶死了都要哭上半天。如果读绘本或者看电视时,主人公受到一点挫折,她都会觉得会有不好的结局。孩子小小年纪遇事就如此悲观,这可怎么办呀?

这位家长担心宝宝过于悲观,可能不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严重的悲观对于一个人的学业、职场表现、生活满意度,甚至身体健康等方面都有不良的影响。

悲观是一种心理倾向或特质。悲观者倾向预期事情会向糟糕的方向发展,认为生活中的坏事多过好事,邪恶多过善良,困苦多过快乐。

悲观的核心是无助感,即“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改变你的命运”的一种认知。如果我们时常有这种想法,那么我们在困难面前很快就会放弃努力的尝试,滑向抑郁的深渊。

父母能够意识到悲观的消极后果,希望自己的孩子乐观、幸福,这很棒,说明家长看到了教育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然而这位家长也需要思考,现在就在心中

认定孩子悲观,

是否为时过早呢?

孩子的各项情绪能力都在逐步发展,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能力还不完善,主要参与情绪调控的大脑区域——前额叶皮质是大脑中最晚成熟的部分之一,要到25岁左右它才能够在生理上发展成熟。

因此有时孩子显得很情绪化,很可能是完全正常的。

在这个时候,

孩子需要的首先是情绪上的理解和帮助,

然后才是关于乐观的培养。

这位宝宝在看到蝴蝶死掉、故事主人公遭遇挫折时体验到的悲伤,实际上是同理心发展的表现:她对蝴蝶和主人公所经历的痛苦感同身受。

同理心就是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同理心对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爱与被爱的能力、正义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时孩子需要父母理解她真实的感受,而不是因此导致父母对她的不接纳。

对于学龄前孩子的情绪辅导,爸妈可以:

● 保持温和而平静的态度,描述孩子的行为;

● 为孩子的情绪命名;

● 等孩子冷静下来,帮助孩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举例来说,如果孩子为死掉的蝴蝶哭泣,这位家长可以先安慰孩子:“宝宝看见蝴蝶死了,很伤心,这体现出了你的同情心。”然后可以抱抱孩子,问:“我们一起把蝴蝶埋葬了吧,这样你会感觉好一些么?”

这样孩子会感觉自己的情绪是被接纳的,

她的自我价值感才会受到保护,

自信心才会得到成长。这些都是乐观的重要基础。

与此同时,家长需要尽量避免给孩子贴上悲观的标签(最好不要贴任何标签),后面会为大家讲到这是为什么。

对于无助感最早的认识来自于

“积极心理学之父”Martin Seligman

对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

他花了很长时间、设计了很精巧的实验让心理学界相信了这样一个事实:

多次尝试后认为自己对电击的停止毫无掌控力的狗,根本不会尝试去躲避电击,而其他的狗会在几秒钟之内逃到安全的区域。——这种无助是可以习得的,这个结论可以运用于人类。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刘禅为什么要处死刘琰 刘禅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黄月英身为诸葛亮的妻子 黄月英真的是一个丑女吗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