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要对情况有个自己的判断,搞清你的界限在哪。
2.要去努力搞懂他的缘由,情绪来自哪,小幼儿各方面发育使得他能力有限。
3.想想,你此刻做什么可以帮他平静下来;4.平时你做什么能帮他发展那些能力。
通常,当您的困惑是要么这样要么那样时,这说明您的思路不对,因为事情从来都不是二选一那么简单!您需要多学习,转换思路:从读懂孩子、知道哪些做法可以帮他发展那些能力开始!请这样想——我们的目的不是救火、解决眼下的危机,而是帮他成长!每个危机时刻都是成长的最好机会!
看了我写的这些,一位家长说:“今天我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孩子一周岁,纯母乳,不爱吃辅食,有些贫血,我就想逼迫他吃,他就扔掉所有餐具,想从餐椅爬出来,我急了,把他放到地上,他大哭不止,我没抱他,他就越来越大声的哭,真心疼看他哭,但又没有办法改变当时的状况,很气自己。老师,我应该怎么办?”
我问:看看我写的这几条,您先对照想想?
家长回复:“1.我本意想让他停止哭泣,但他越哭越凶,因为之前他只要这么一哭,奶奶马上就把孩子抱走,现在就越来越用哭来表达不满情绪。
2.缘由就是他不想吃辅食,而我却怕他营养跟不上,一直不停的想喂他吃。
3.他只要离开餐椅,就不会哭闹,但是不吃辅食也不行啊。之前饥饿战术用过了,但是只要有母乳,他就根本不知道饿。所以,目前我最为头痛的问题就是辅食的添加和喝水,宝宝水也不怎么喝,舌苔很白,尿黄……”
看了家长朋友的回复,我觉得思路还是没有打开。这样仍然只是在陈述事件,而不是在做深入的思考,对解决问题也无益。
1.对事件的评估:这是关于孩子吃东西的事情。我们只能决定不提供什么食物,但永远无法强迫孩子吃什么东西。如果家长希望孩子以后好好吃饭身体健康的话,那就从最初开始不要强迫、不要在吃饭时候不愉快、不要控制过多。关于饮食均衡,我们只能另想办法,不能强迫,否则孩子被毁的不只是食欲,还有其他:自信、主动性等等。
2.缘由:孩子为什么不爱吃辅食呢?具体可能的因素很多:妈妈孕期食物单调,通常妈妈怀孕时爱吃的东西,孩子都不排斥;辅食做得不好吃、单调、不可爱;初级辅食延续太久,比如,给一岁多孩子只吃米粉而没有其他饭菜;妈妈喂饭时心态焦虑,不愉快;妈妈控制孩子吃饭,孩子想自主所以抗拒,即便能吃也故意不吃……
3.此刻可以做什么帮孩子平静下来:家长自己心态调整一下,一顿吃得少点没事;同时,自己有轻松状态,用游戏力、故事力,来带动孩子吃。通常,你跟孩子玩点什么有趣的花样,孩子玩着就吃进去了。比如,一人一口;让她喂;拿勺在空中转一圈像飞机一样……
4.平时可以做什么:饭菜变换花样,做得有趣一些,就餐环境和餐具都有趣,各种口味都提供,家长自己开心吃,鼓励孩子自主吃(可以手抓、玩饭),白天多运动,找有关食物的绘本看(有趣的不是说教的那种)
“罗老师,孩子起床气,3岁半女宝,几乎每天午睡醒来(无论睡的时间长短),都会发脾气(有时早上醒来也会),赖床,还要麻麻陪着躺,即使麻麻陪着,也依然乱生气,麻麻做什么说什么都错,如果起床离开就大哭大闹。越无条件接纳这种情绪就越无休止地继续下去,有时候会闹一个多小时,还会一直哭。咋办?”
1.对事件的评估:这是孩子的情绪方面问题。孩子可以哭闹、有情绪,她还在成长发育中,只是需要我们帮她提高情绪处理能力、改善状态。
2.缘由:可能的因素也很多:身体瘦弱或不适,或者睡眠质量不高;过去起床后经常无趣、无聊,感觉缺少妈妈的爱、错过很多好玩的事情,处于匮乏状态自己又说不清,逐渐形成固定模式……
3.此刻做什么帮助孩子平静下来:妈妈当然可以陪她、哄她,但是,有时妈妈即使陪着,也是不情愿的生气的状态,这样,孩子就觉得她仍然没有得到她渴求的东西,仍然索取。所以,关键不是您一定要按她的要求做,而是您自己真的有充盈、有趣的状态,然后您想一些好玩的事情,带领她去做,帮她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
4.平时可以做什么:健康饮食、多运动、作息规律。在孩子每次睡醒后,多用饱满、有趣的状态跟她互动,逐渐改变起床后的情绪模式。平时带领孩子一起学做情绪管理,比如,学习使用表达情绪的词语;发明一些小对策,比如事后问孩子,以后生气时可以怎样宣泄,下次起床后不开心希望妈妈做什么,让她自己想一些小招。
这里,家长说的这句话:“越无条件接纳这种情绪就越无休止地继续下去”,让我想再说两句:无条件接纳,不是说一直很被动地完全顺着孩子,而是,您在心里可以接受孩子的不开心情绪,不觉得这是个多么糟糕的、必须马上制止、要去批评的事情。有了这样的接纳心态,您就可以能试着站在她的角度理解一些,即便没有完全理解,也可以想——哦,宝宝有一些我不清楚的原因,现在处于情绪低落状态。
但请一定记得,这种理解和共情,只是个基础,此外,您必须有积极的状态,来带动、引导。比如,想办法跟她一起换个地方,或者就会帮她换一种情绪状态。
家长好比是个恒星,孩子是卫星,她要被您的正能量所吸引,围着你来转,而不是相反。
写这个短文,是因为看到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似乎是完全失控的状态,没有清晰的思路。我希望每位家长多多在实践中总结,一次次做得越来越好,而不是每次遇事都临时见招拆招。
孩子哭闹时,您要清楚——哭闹,也是他在成长。这不是坏事,是中性事件!并且,我们要有解决问题取向的思路,有成长型思维模式:每次他哭闹,都是我们帮他成长的好时机!
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我们才能真的做到冷静理智,不跟孩子一起升温,而不是憋出内伤或过后爆发。
此刻您做好,以后他会更好!
得到了理解和接纳,他以后会有内在的安全感,会有能力去理解接纳别人。得到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他以后遇到危机,也会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如何解决,而不是沉溺于绝望。得到了家长稳定的情绪环境,他正在发育中的大脑神经也将会学到迅速平静下来的能力,他以后会更少爆发、更快地恢复理智……
这个公式,请大家下次试试。效果如何,请反馈给我。有具体问题,我们再随时沟通!加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