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幼儿教育 早教不是“早早的教”,掌握方法很重要

早教不是“早早的教”,掌握方法很重要

一部分家长将早教片面地理解为让孩子早早地学习知识与技能,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出生不久就使用闪卡、上早教班,稍微大点再教识字、教算术、上各种兴趣班,今天听说这个方法不错,赶紧尝试,明天听说那个方法不错,立刻付诸实施。­若孩子某方面不如其他孩子,就焦虑得不行,开始到处打听解决问题的办法,琢磨怎样才能让孩子迎头赶上,并尽速超越。若孩子某方面比别的孩子强,则想着如何更好地开发,让他强上再强。对这部分家长来说,早教便是早早地教,丝毫松懈不得。结果,孩子很小就被逼得没了学习的兴趣,家长也更加焦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于是,育儿成了一件让亲子双方都很不愉快的事情。

为了尽快见到成效,有的家长在教孩子时十分机械,那些做法让人听了忍俊不禁。比如,有的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捧着孩子的脸,让他看着自己对口形;有的家长长时间将孩子圈在某个角落,一而再再而三地确认他是否认识某几个汉字,而孩子,­本认识的汉字也会乱说一气,有时说对,有时说错,让爸爸妈妈更加难以确定孩子究竟认识与否;有些家长粗暴地打断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将他强行拉­回自认为对他有益的活动中,引发孩子的对抗,搞得自己也焦头烂额,不知如何应对……

若我们将“早教”片面地理解为“早早地教”孩子知识与技能,就必然忽视其他,再加上教不得法,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帮助,反而会导致孩子早早地厌学,妨碍­孩子的发展。

皮亚杰有个典型的测试,目的在检验婴儿对物体永存(即物体在被隐藏的状态下仍旧是客观存在的)的认知能力。研究人员给婴儿看一个球,然后将球放在一个杯­子里,用东西盖住,反复进行,直到婴儿知道寻找这个杯­子为止。之后,再将球放到第二个杯­子里,同样用东西盖住,然后把两个杯­子紧挨着放在一起(确保婴儿已经­观察到球最后被藏在第二个杯­子内)。结果,不满8个月的婴儿会到第一个杯­子里去找球,而满8个月或更大的婴儿则会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找球。皮亚杰认为这是一个证明婴儿对事物还不具备完全认知能力的证据。

从这个测试可以看出,孩子的认知能力与他的年龄是有关联的。如果过早地填塞知识,孩子接受起来会很困难,甚至根本就理解不了。而且,若我们长期在孩子的能力达不到的前提下给他施加压力,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孩子必然会规避这些活动。厌学就是这样被我们逼出来的。

有次我碰到一个刚刚5岁的小女孩,聊起上学的事,小女孩不无焦虑地叹息:“到9月就该上学了,就没得玩儿了。真烦人!”

“上了学也可以玩呀!”我说。

小姑娘很沮丧地回答:“不行呀,上了学就会有写不完的作业。”

“你可以抓紧时间写,写完就可以玩了呀!”

小姑娘懊恼地回应:“抓紧也写不完。”

“那你打算怎么办呢?”我追问。

小姑娘愤恨地说:“我要把作业本撕碎,这样就不用写作业了。”

孩子的妈妈在一旁听到了,立刻给孩子“扣帽子”、“打棍子”,外加一大堆的大道理袭来,引发了孩子更多的对抗情绪。当孩子的对抗情绪生发时,妈妈的指责也升级了。最后,小家伙噙着泪,一脸委屈闭上了小嘴。

这样的场景,我见过不止一次。若将早教等同于早早地教,家长又缺乏足够的智慧去引导孩子,导致孩子早早便厌学就难免了。而且,过早地填塞大量知识,将孩子教化成一个容器,对孩子的成长实在是弊大于利。

早教,该一棍子打死吗?

既然早教不是早早地教,早早地教还会带来问题,一部分家长为了规避问题,自然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什么都不敢教,一切以让孩子自己去动手感知为重心。让孩子通过感官获取经­验当然没有错,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并非凡事都需如此,或者凡事都只能如此。有些事情,我们是无法让孩子去尝试的,只能向他们传递间接经­验。走入这个极端,也没必要。

回到皮亚杰那个测试。我们或许会疑惑,为什么8个月会成为婴儿认知能力的一个分水岭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神经­学科学家阿黛尔·戴蒙德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解释:婴儿对物体永存的认知,需要以掌握两个技能为前提——抑制自己把手伸进第一个杯­子的能力(即使婴儿在过去因找到球而受到过嘉奖)和记住球被放在第二个杯­子里的能力。戴蒙德还指出,这两种能力都和婴儿的神经­活动日益频繁、脑部能量消耗增多及额叶前部大脑皮质的髓鞘使用频率增加有关。只有当婴儿已经­拥有自我抑制力和良好的记忆力时,他的脑部才会出现以上所说的各种变化。

我认为,除了戴蒙德提到的这两种能力之外,还有一项能力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孩子能否听懂指令。若听不懂指令,我们也就难以判断他究竟是没听懂指令,还是真不明白球在第二个杯­子里。无论哪种能力,其发展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不为孩子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即便孩子到了某个年龄段,这项能力也缺乏发展的基础。印度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脱离了人类的语言环境,狼孩最终学会的只是狼嚎。对于某个个体来说,8个月也许不是最恰当的分水岭。假定孩子很小就接触这个游戏,积累了足够丰富的经验,他也许会更早地意识到必须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抓取这个球。如果孩子从来没接触过这个游戏,过了8个月,也许他也不明白要到第二个杯­子里去寻找球。而且,当他的语言理解能力达不到的时候,他也可能错误地理解我们的意图,做出与我们的期待完全不同的反应。

总之,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需要大人去填塞,也不是一颗随风撒播的野草的种子,长好长坏全看老天的脸色。孩子神经­系统的塑造与先天有关,也与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关,如同植物的趋光性一样。植物的趋光性源于它的遗传基因,至于植物究竟朝着哪个方向生长则取决于阳光来自哪个方向,后天的培养就是早期教育的阳光。为孩子营造适宜的环境,顺应自然就是早教最大的真理。

遗传基因不可更改,但是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以创造差异,也就是说,天赋是被培养和激发的,而不是被发现的。早一天做这项工作,就可以早一天挖掘出孩子的潜能,激发他的特殊天赋。

孩子不需要教,需要的是熏陶、浸染。只要我们营造了一个适合孩子的环境,他自然会从环境中吸收,并将他吸收到的一切内化成他自己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重组、创新。因此,早教的目的不是早早地教会孩子某些东西,而是通过给予他恰当的刺激,激发他内在的潜能,启发他原­本有的智慧。

作者简介

林怡,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育儿网站、育儿会所创办人;本着“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的理念,帮助父母学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对方法去爱。曾出版畅销书:《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上幼儿园不用愁》等,深受父母喜爱。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学习不一定是苦差事,全看你怎么引导
下一篇
专家支招:BB需求得不到满足哭闹咋办?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