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弘治十二年科举舞弊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这一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在京师举行的三年一次的会试了。
此时的明朝一哥王阳明还是一块璞玉,已经是两次落榜的他在等待剑锋出鞘。
此时已经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唐伯虎和他在赴考途中结识的好友徐经早已经是急不可耐了,金榜题名仿佛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然而命运却给唐伯虎开了个玩笑......
《唐伯虎点秋香》周星驰试唐伯虎
初出茅庐显露锋芒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又字子畏,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出生在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因为这一年是农历的庚寅年,故取名“寅”,并非民间盛传因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的缘故。他的父亲经营一家小酒馆,跟当时绝大多数的父母一样,希望唐伯虎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振兴门楣。
《王蜀宫妓图》 唐寅
唐伯虎年少时就聪慧过人。《全明词》称他“性不羁,有才华,文词民快”。同时,他读书也异常刻苦。面对儿子如此的天资,唐伯虎父亲施加给他的压力也逐渐增大,他反而对于科举不太有兴趣,性格也更加狂放,崇尚自由之气。
在苏州学习时,唐伯虎结识了祝允明、文徵明等人,其中文徵明的父亲文林对他特别赏识。文林在当时为南京太仆寺丞、温州知府,在学界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经常将唐伯虎的文章诗词给当地的学者观看。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伯虎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苏州府府学附生。久而久之,唐伯虎虽然人在苏州,但是其才名已经远播四海。
到了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唐伯虎的生活遭遇重大变故。一两年内,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相继离世。唐伯虎家境逐渐衰落。在好友祝允明的鼓励下,他开始潜心读书,以备科举,不负父亲之愿。
弘治十一年(1498年),唐伯虎参加了在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的乡试,并最终一举夺魁。主考官大学士梁储对他大加赞赏,毫不犹豫地就将第一名授予唐伯虎。唐伯虎在拜见梁储后作《领解后谢主司》诗一首: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
剑责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
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此时的唐伯虎意气风发,对于接下来在京师举行的会试更是充满信心。头顶桂冠的唐伯虎这时候心态更是狂妄,行为高调,态度嚣张。面对祝允明、文徵明的规劝,不以为然,相反还有讥讽文徵明之语。唐伯虎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性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高调行事惹人妒忌
终于,唐伯虎启程沿着大运河前往京师赴考,他心怀希望,信心满满,待到金榜题名时,不仅可以光宗耀祖,更是一展拳脚,实现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苏州去京师路途遥远。在路上,唐伯虎遇到了那个改变他命运的人,这个人叫徐经。他是南直隶江阴人(今江苏省江阴市),家境殷实。在其祖父、父亲的影响之下,从小酷爱读书。其中,他家族梧塍徐氏所筑的“万卷楼”更是收藏大量宋元战乱时遗留的古文献,可谓出生书香世家。徐经本人的才学也不在唐伯虎之下,他虽然年纪比唐伯虎小3岁,但是却比唐伯虎更早中举人。此时唐伯虎之名早已响彻大江南北,羡慕其才学者之中就包括徐经。徐经出手阔绰,行事大方,对唐伯虎十分友善,唐伯虎也乐于与结交这样的朋友。就这样,两人便一同前往京师。
《杏花茅屋图》 唐寅
按照当时的惯例,正式考试之前,考生需要拜谒名流,结交文坛大家,不但彰显自己的自己的学识才华,更可以博取好名声。
当然,结交名流也不是想象中那般简单。首先需要自身的才名,让名流知晓;随后更需要财力支撑,送礼不可缺少。唐伯虎的名声不用多说,此时早已是如雷贯耳。在乡试夺魁之后,主考梁储更是将其视为得意门生。梁储在回京之后,多次向这次会试的主考官之一的程敏政(此时程敏政尚未被任命为主考官)谈起唐伯虎。程敏政此时虽然在京师为官,但他也曾多次去苏州,结交当地名流,对于唐伯虎之名早已知晓。困扰唐伯虎的是此时他缺钱,囊中羞涩的他无力送出名贵之礼。礼物的轻贵关乎名流之间的面子。
这时候,徐经就派上用场了。徐经家境殷实,出手大方。唐伯虎和徐经在京城拜访同乡前辈,在拜访梁储之后,出于对自己学生的喜爱,梁储将唐伯虎引荐给了日后成为此次会试的主考官的李东阳和程敏政,这两人年少成名,是当时学界大咖。每次拜访,徐经都让随从携带厚礼。加之两人性格都散漫轻狂,行事从不在乎他人,京城人人皆知。程敏政欣赏唐伯虎的才华,对待他们的造访,更是十分照顾。唐、徐二人也觉得程敏政学识超群,便经常出入其府,请教学业。
不久之后,梁储受命前往安南(今越南)册封安南国王。唐伯虎知道恩师此次远行,便想出钱请程敏政为恩师写一篇文章饯行。程敏政没有拒绝唐伯虎的请求,确实写出了文章。但是,在这篇文章里,程敏政丝毫没有掩饰他对唐伯虎的赏识。
唐、徐二人在京师的高调行事被同届考生们看在了眼里。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唐伯虎的才华,徐经的财富,让他们觉得不舒服,他们心里早已经潜藏嫉妒之火,就等着二人出问题,好除之而后快。
横遭大祸仕途破灭
在唐伯虎抵达京师的第二年,朝廷钦定了主考官的人选——李东阳和程敏政,这让唐伯虎和徐经心里暗暗窃喜。二人在京师这段时间,经常出入程府,向程敏政请教问题。由于他们二人行事高调,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他们与主考官之间密切的关系,这里面是否是纯粹的学识研讨呢,还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探究呢。即使当时为了防止考官知道考生的信息已经采取了很规范的措施,但是嫉妒二人的其他考生还会不由得相信后者。
弘治十二年会试目录封面
弘治十二年会试目录
说来也巧,程敏政作为当时的大学者,学识渊博,他想在考题上做做文章,加大难度,以便选出真人才。于是,他出了一道极其偏僻的试题。
这个决定,让当年绝大部分的考生们措手不及。考生们看到题目后直接懵逼,根本无从下笔,多年来的寒窗苦读化为泡影。为什么说是绝大部分,因为有人答出来了。没错!就是唐伯虎和徐经。不仅答出来了,这两人在考生结束之后,喜形于色,徐经面对周围曼市失魂落魄的考生更是口出狂言,声称“可中大魁”;唐伯虎那就更是直言“可中状元”。不仅如此,有记载程敏政在阅卷之时,发现有两张试卷答题贴切且文辞优美,便随口而说:“这两张卷子必是唐寅、徐经所做。”正可谓说者无心,听着有意。
这一下就炸开了锅。那些自知科考无望的考生把愤怒的矛头直指唐伯虎和徐经。于是,他们争相宣传主考官程敏政与唐、徐二人之间有幕后交易。一时间流言四起,群情激奋。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朝廷,户科给事中华昹立即上书弹劾程敏政卖题给唐伯虎和徐经,“弘治春闱案”正式拉开了序幕。程敏政、唐伯虎、徐经,这风暴中心的三人的命运就要被改写。
明朝对于科场作弊可谓极其严厉,在考生期间只要有夹带的,或者跟人换卷的行为,要被发配边疆,期满后剥夺士籍。官员参与作弊直接变为庶民。一向好脾气的孝宗皇帝在知道“舞弊”之事,也是十分生气,要求严查。
舆论的牺牲品
《孝宗实录》详细记载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明孝宗朱佑樘
首先,在得知华昹的弹劾后,孝宗立即下令程敏政停止阅卷,并由另一位主考官李东阳对程敏政已经批阅过的试卷重审。重审的结果显示唐伯虎和徐经二人的试卷均不在程敏政所录取的试卷之中。华昹有诬告程敏政之嫌。虽然程敏政出的考题难度很大,但是除了唐、徐二人,还有部分考生也答出了题,只是这些人没用此二人高调,惹得引人注目。
随后,原告华昹被下狱。这一下让朝野怨声四起,舆论认为华昹弹劾即使告错了,也是一片忠心。同为考试官的林廷玉只是列出了程敏政有六点可疑之处,但是缺乏实证,只是建议将程敏政罢黜,避谈此事。受到镇府司审讯的徐经则在狱中供述华昹以私事要挟诬告程敏政,然而在锦衣卫审讯时却更改了供词,称程敏政收过他的钱财,但是没有承认买题。
此时已被下狱的程敏政肯定不服这样的供词。当时的证据是唐、徐二人的试卷均不在程敏政录取之列,而十三张被黜的可疑试卷也都不是程敏政批阅的。改供徐经称,自己是花钱跟随程敏政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唐徐二人求学于程敏政之时,朝廷尚未公布主考官的人选。程敏政充其量只是帮助唐徐二人划了考试大致的范围。只是谁都没有料到,次年朝廷居然以程敏政为主考官,这一切只能说是太巧了。
最后的官方调查结论是卖题舞弊案查无实据。调查结论公布之后,民间舆论并没有就此作罢,依然议论纷纷。朝廷为了平息舆论非议,非常时期只得牺牲深陷风口浪尖的这几个人,成全大体。
程敏政,被勒令致仕,罪名是“临财苟得,不避嫌疑,有玷文衡,遍招物议”。出狱回家后仅4天便愤郁发疽而亡。
华昹,调任南京太仆寺庙主簿,罪名是“举报不实”,被贬出京师。
唐伯虎和徐经则被革除士籍,黜充吏役,罪名是“汇缘求进”,是说他们工于机巧,汲汲于名利。
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
徐经经过此事后,回到老家继续闭门苦读,他深信他的冤屈能够得到昭雪,他的才华能够得到认可。到了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皇帝病逝,他也没有等到新任天子的赦令。于是,他以慕司马迁的齐、鲁、燕、赵壮游为名,北上京师探听消息,他还是没有放弃心里那份科举的梦。可是科场失意后,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最终客死京师,年三十五。
徐经的次子徐洽,七次参加会试均落榜,最后靠着捐款得以入鸿胪序班,官至鸿胪主簿。为官九年,便辞职归故里,纵情山水。徐洽长子徐衍芳,自幼苦读,可是却屡试不中,中年亡故。徐衍芳的第三子徐有勉感慨父祖科场境遇,沉迷山水之乐。徐有勉的儿子只参加一次童试不中,也不勉强,鼓励他做个有学问的人便好。这个儿子长大后游历天下名山大川,走遍了华夏大地,经过三十年的考察,写成了一部旷世巨作《徐霞客游记》。
《涧上清吟图》 唐寅
唐伯虎经此巨变,往日的狂妄再也见不到了。朝廷贬黜他到浙江做小官,他却不以为意,没有赴职便回了老家,此后愈加放浪形骸,漂泊四方。回想曾经扬名江南,何等意气风华,如此只能见识世间冷暖,落魄无处栖身。
唐伯虎的妻子沈氏本希望他科考高中,以安享荣华富贵,如今唐伯虎因为舞弊案彻底断送仕途,夫妻反目,离唐伯虎而去。此后唐伯虎的生活愈加困难,被迫以卖文卖画为生,也时常依靠祝允明等朋友的接济生活。
正德九年(1514年),可能是迫于生计,可能是对仕途重新燃起希望,唐伯虎在得到宁王朱宸濠的赏识后来到南昌宁。没有多久,在发现了宁王图谋不轨,唐伯虎就装疯离开了。没多久,宁王朱宸濠便起兵叛乱,仅仅一月便被同样参加了弘治十二年同场恩科的王阳明平定。一位从那里起步,踏上了他彪悍的人生,著书立言;一位却在那里跌倒,就此失去了实现人生的机会,抑郁而终。人世间的无常令人唏嘘。
唐伯虎一生都没有忘记弘治十二年科场之难。将无限的才华寄托于诗画的他,更多的是为年少轻狂的后悔与迫于生活的无奈。
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二日,唐伯虎走完了他的一生,年五十四岁。临终时,他留下了一首《绝笔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浮在异乡。
后记
弘治十二年的唐伯虎犹如夜空之中的明星,正准备握持缰绳,纵横驰骋于寰宇。那时候,才是他本来的样子。不幸的是,真正的唐伯虎在那一年陨落了。
发表评论